“至于这东征高句丽之役的评功授奖,本该朕还朝之后,作为第一大事处理。”
部署完朝中之事后,李二陛下继续说道。
“然眼前李大总管以及诸位爱卿,西征在即,此刻
评授,过于仓促,功业难定,褒贬不一,一时难以定下。”
“不妨待李大总管还有诸卿,西征凯旋之后,朕再将两功同一,一并封功论赏!”
“只是这东征之后,所带回来的将士尸骸,还有他们的抚恤,户部还是要及时做好处理,这可是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荣光,务必要发放到位!”
东征之后,他在高句丽新设了九个都督府,再加上朝中十六卫的空缺,以及覆灭高句丽一国的战功,军方的势力分层,肯定是要重新洗牌。
与其在覆灭吐谷浑之后,进行二次洗牌,到不如到时候,一次性整清楚、整利索,也省得双重评功,来得麻烦。
而且,他已经离开长安城一年多了,对于这一年多
朝廷的运转,朝中大臣们的状况,还需要有进一步的了解,现在评功也不是最好的时机。
“陛下圣明!”
即使李二陛下不评功授奖,群臣们也一个个对李二陛下感恩戴德。
参加高句丽作战的武将们,需要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战功进行重新梳理,避免出现误差和疏漏。
参加高句丽作战又即将参加吐谷浑作战的武将们,需要征伐吐谷浑的机会,来使自己的战功更为卓著。
没有参加高句丽作战却参加吐谷浑作战的武将们,也需要通过此战来证明自己。
两战都没有参加,一直留守长安城的武将们,则想着在李二陛下回到长安城后在封赏之前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有人都需要这段时间的缓冲,来给自己将来铺垫,而换取更大的利益。
“今日虽不评功授赏,然朕还有一事,需要公告于诸位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