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大势所趋!
“大王认为,泉盖苏文会忠诚于大王吗?”
见高建武默认了自己的说词,所夫孙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提问。
高建武闻声,浓眉紧蹙,怒目又起,所夫孙不是明知故问,这个问题还用说嘛,泉盖苏文肯定不会忠诚于自己!
“其父泉太祚此前打败中原上一个王朝的三次进攻,又拥立大王登基,其人于国家于朝野都具有非常显赫的影响。”
高建武虽然还是没有说话,但从高建武的作态,所夫孙俨然知道高建武已经对自己所言动心了,引经据故地说道。
“若是泉盖苏文真投靠了大唐,为大唐摇旗呐喊,招收那些泉太祚的旧部,大王以为会有多少人,云集响应,四方来从?”
“就算泉盖苏文不投靠大唐,大王认为泉盖苏文
会死守大行城,而不会引军东渡吗?”
“若是泉盖苏文引军东渡,大王认为泉盖苏文的军队,会与我们上下一心,同心抗唐吗?”
尽管对于东部瞬息之间爆出那么多消息而疑惑,也没有确凿的消息证明泉盖苏文已然投靠了大唐,但所夫孙能够认定的是,泉盖苏文定然是有不臣之心。
若泉盖苏文不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早在此前就不会以安市城相要挟,逼迫大王加封他为莫离支,要钱要粮要官位了。
而是,无论如何,都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安市城!
“说下去!”
高建武终于开始说话了,虽然字数不多,只有三个字,声音也还是冷淡,但他的心确实被所夫孙的言语所触动了。
他的心里非常清楚,大唐的进攻是此刻高句丽最大的外患,而泉盖苏文则是此刻高句丽最大的内忧,甚至这个内忧比大唐这个外患更为的使人心惊。
早在当初登基的时候,他就看出了泉盖苏文是一个不安分的野心权臣,所以他才设下了那么一出局。
所以他才在泉太祚死后,没有把莫离支的职务授予泉盖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