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上,朝议氏录!
太极宫,太极殿。
“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李二陛下高坐在龍椅上,环视着阶下的群臣,问道。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本奏,那朕就来说上一说!”
可是过了几分钟之后,却没有一个臣子从队列之中站出来说话,李二陛下就只能轻咳几声缓解尴尬,自个把话圆了回来。
“自隋末乱世以来,群雄当道,豪侠并起,战乱纷争,左右攻伐,百姓罹难,天下蒙尘,家族衰亡,尘土湮没......”
“然朕感苍生蒙难,为天下计,自太原倡举义兵,为百姓除凶暴,东征西讨,南战北伐,虽年少白头,空越白驹,然几经征伐,终于还百姓以安宁,还家国以太平......”
难道陛下是要体恤民间疾苦,减少宫内下半年的开支了?
听着李二陛下这一番感春悲秋的追忆,户部尚书戴胄感动得快要哭了,一张老脸很是欣慰。
“其间,又有多少将士随朕出深入死,为朕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当今朝廷上的功臣勋贵!”
可是戴胄感动不过三秒,就听得李二陛下话锋一转,变幻到了对功臣的高度赞扬和对旧世族、就制度的高声抨击。
“天如阴阳,黑白沉浮,家族兴衰,亦是旧去新来。旧时王谢,可曾安在!不过一时之流,顷刻土灰!”
“但那些为朕披肝沥胆、征南逐北打下这大唐江山的,却大有人在!”
完了!陛下,这又是要封赏功臣的作态!
再倾耳一听,戴胄那是老脸一黑,面如死灰,直感觉国库中的银两在哗啦啦地往外流......
“而自前朝隋文、隋炀两帝新立科举以来,九品
中正制已然废除,我朝承隋制,依然科举取士。”
“结此两大缘由,朕以为,旧时门第,非今时可取!”
“故朕想要编纂一本氏录,名为《氏族志》,重考世系,勘查门第,推进忠贤,贬退奸佞,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还好,只是要编纂一部书,并不是要大封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