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将军虽然武艺超群、文采出众,文采非同于文治,且治政非先天可得、而乃后天所塑,需要日积月累,得以跬步,从州县而登天子之堂!”
房玄龄横眉一扫,双袖高举,衣带飘飘,向着李
二陛下庄重地施了一礼,义正言辞的说道。
“程将军迁任校检荆州都督,微臣没有意见,但荆州刺史,布德施政,沐浴千里之土、恩泽百万之民,此民生之大事,陛下不可轻授!”
“况陛下未尝不知,程将军此前乃得之三品武职,以是朝堂大惊、天下惶惶,百官无不为陛下之娇宠,然程将军军功彪炳、授予又为军职,故朝中大臣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陛下预授文职,至文人士大夫何,至天下人心何!”
此前,李二陛下让程处弼身兼四职,本来就引得朝堂上许多大臣不满了,多少御史、谏臣上书弹劾劝阻,但李二陛下熟视无睹。
不过毕竟当时授予程处弼的职务不过五品官,而且也都是军职,唯一一个文职是弘文馆学士。
但程处弼在《论语》上比孔颖达还要精通、无人不服,再加上程处弼后来的表现,可圈可点,此事慢慢地就淡了、散了......
等到北疆之战之后,程处弼突袭千里、一战功成
,归来战功赫赫,越入三品,勋爵职衔,一一沾染,为朝堂之最,一时风头无人可及。
但是,群臣无话可说,军队以军功、战力为尊,程处弼立功为大又武艺绝伦,就是武将虽然不少妒忌的,但都不得不服,毕竟战功和武力都明打明的摆在那里。
从左卫将军到校检荆州都督,都是从三品的职务,再加上是让程处弼去救急的,而且从一卫之副将到校检一州之都督,也说不上是褒是贬,朝堂自然无人反对。
可荆州刺史虽然只是从三品,与程处弼同秩,但荆州刺史是文实职!
文官除了攀龍附凤,追随李二陛下有拥立之功的,谁人不是一步一步,从县到州,从州到中央,再从中央到一方封疆大吏,从一方牧守到六部尚书或位及台阁爬上来的!
现在担任从三品文职的,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数十载的起起伏伏,没有中央、地方的丰富政治经验!
而且,对于那些努力上进的官员来说,突然有一个人打破规定,直接从五品官飞上三品大员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