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承乾发难,杜荷出征!

这个时候出声,自然是想打断自己对程处弼的封

赏,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出声,更加地是对自己威信的抗争!

不过,一看到是杜荷,李二陛下的态度就没有那么警惕了,不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口准备一口吞噬下去的狂狮了,反而还带着一些温情的笑意,关爱的说道:

“原来是杜爱卿,不知爱卿,有何事启奏?”

因为一看到杜荷,他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在去年病故的杜如晦,杜如晦对他可是真的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若不是杜如晦与房玄龄一右一左,在尚书仆射的位置上,兢兢业业,这贞观之治的基础,又如何能够奠定得下来。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在军事上,临敌制变,执中处理,断比谋更为重要。

殊不知袁绍就是“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而处处败在了曹操的手上,而诸葛亮也是“志大才疏,多谋而少决”,才六出祁山,一败涂地。

多少次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进行决策,而杜如晦却做好了准备,帮助他进行决断,让他力挽狂澜,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尽管斯人已矣,但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对于杜荷,他必须爱屋及乌,以告慰故人。

“程将军之诗,立意高远,铿锵有力,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听得臣是斗志昂扬,心血澎湃,但唯诗一首,诗句太短,听得人耳犹未尽!”

看到李二陛下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还对自己好言悦笑,杜荷那提到嗓子口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来,清了清嗓子,捋了捋思绪,向李二陛下奏道。

“想来在座的公卿大人,都和微臣一般,不觉为乐,故臣不由得想出列请命,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批准程将军再作歌一曲,以慰群臣之心!”

毕竟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也并不傻。

思路很清晰,借口也找得很好,还把群臣都拉了

进来。

而且,他并没有要求程处弼作诗,而是让程处弼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