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月初

开挂的创业日常 静衍 2654 字 2022-09-12

他上月十号,领取了224万的稿费奖励,看似很多,但花销也不少。

小的方面不提,比如几次花费的大头,领取稿费当天,他直接充了5000万起点币,刚才又充了5000万,这两次加起来,就花了上百万人民币。

上月去商州送董清璇那一趟,光买奢侈品就花了小30万。

三次消费,直接让两百多万的奖励只剩下上百万的规模。再加上在其他方面的零碎开支,也有几十万。

上个月两百多万的稿费奖励,花的只剩下六十多万。

再加上这次奖励的近300万,他现在手里的现金有三百六十多万。

想了想公司的开销,算上接下来要入职的员工,工资一个月几十万足够了。

上个月装修、买电脑和办公家具的尾款,还有三十多万没结清,这个也算上。

云服务现在花的钱也很虚气,一月顶天了才七八万。

等用户规模是现在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的时候。处理的数据规模也会呈几何式增长,是现在的上千倍甚至几千倍之多。

到那个时候这方面才是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一年花个几千万不算多,花个几亿也很正常。

剩下的就是关于微博推广的花销,这方面是大头,不过也没有太过夸张,可以慢慢来。

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本月花销预算往高了说也就两百万左右,最终决定先拿二百五十万注入公司。

就算公司发展超出预期,需要增加预算也没什么,到了十号稿费奖励发下来就有钱了,可以继续注资。

……

接着,林睿开始考虑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薪资。

目前公司工资最高的人,是刚入职的运营总监李学明,年薪八十五万。

就是那位商岩松的复旦校友,51社区的运营部副总监。经过商岩松的努力劝说,他六七天前来了公司一趟,细致的考察了一遍公司和未央微博,很看好未来的发展潜力。

林睿又找他面谈了两次,感觉这人确实很有料,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便真诚的发出邀请。

李学明做事非常精细,非常有规划和注意细节。在这件事情上却表现得很果断,考虑了一天后,很爽快的答应了林睿的邀请,前天正式入职未央科技。

正好他入职那一天未央微博注册用户正式超过一百万,林睿借此机会,召集全公司人员进行了一次聚餐,也算对他这个新任的运营总监的欢迎仪式。

毕竟是全公司薪资第一高的人,也非常有能力,重视点不为过。

林睿坐在办公椅上考虑了良久,公司现在规模不大,不宜给自己开出过高的工资,太高了除了多交税,系统也不会认可。

他想了半天最终决定,把月薪定在十五万,虽然依然很高,但有李学明的八十五万年薪,和商岩松的六十万年薪,他给自己开出这么多的工资,也不算太扎眼。

而且老板的工资高了,高管的工资才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处理完这些事情,又到新办公区转了转,现如今技术部和运营部的人员都已经搬到了这里。

近二十人迁入,让这里也彻底热闹起来,比老办公区那边人还多。

不过现在新一轮的招聘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会有新员工入职,除了各部门总监,这次一共招了四十五名员工。

这次招聘在业界引起的声势比上次还要大,一是人数比较多,洛城的互联网公司规模都比较小,还没有哪一家一次招聘过这么多人。

二是福利待遇太好,工资水平也高。毕竟公司刚刚完成了福利待遇升级,把这方面的条件一摆出来,立马就成了洛城福利待遇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而且没有之一。

公司受到这方面从业人员的热捧,很正常。

当然,和一线城市的那些互联网大厂没得比。

这次招聘由商岩松全权负责,目前来看这些新员工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洛城其实并不缺乏互联网人才。

根据可靠的统计,洛城现在共有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八十多家。

有的公司只有几个人,也就是几个朋友合伙租一套民房,办公的地方,住宿的地方都有了。

也有比较正规的,几十人的规模,在科技园或者写字楼租一套办公室。

其中最多的是游戏公司,大大小小的这类公司有二十几家之多。

其次就是一些网络虚拟社区,地方论坛或者说地方网之类公司…

这里面有不少可供挖掘的人才。

而且这次招聘的技术并不多,像行政、人事、财务,市场营销…这些类型的人才,并不需要和这些互联网公司争。

洛城遍地都是的传统企业才是这些人才的大本营,只要待遇开到位,有大把的人才可供挖掘。

显然未央科技在待遇方面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这次招聘除了技术和几名运营人员,其他的以前几乎全是在传统企业工作。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