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中文编程

这可能不仅不能够促进全球软件技术的发展,还有可能阻碍软件技术的发展,毕竟有充分的的交流才能够让新技术流传开来。

这个弊端对越是软件产业发展晚的国家越明显,越是人口少的国家越明显,对于我国来说,这种弊端暂时还不是很明显。

毕竟我国现在的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可以说是领先全球,同时人口数量庞大,后面进入软件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很多,闭门造车的弊端不是很明显。

这么做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给全球软件研发合作带来了困难。

a国的软件公司需要开发一款软件,那么就需要寻找使用同一种自然语言的程序员,不然在这个项目中就没法交流,也无法看明白对方的编程代码。

这样对软件全球外包业务造成巨大的阻碍。

以此发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会在全球软件界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选择一种语言出来作为全球软件编程界的交流语言。

这个趋势在赵一看来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技术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是人性和科技的性质决定的。

所以后期赵一还准备让繁星软件公司给这款自定义编译器开发自然语言翻译软件,这不同于我们常说的语言翻译软件。

因为编译器不是人,想要编译器工作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编程代码,而这些编程代码不管是什么自然语言,他最终还是编译器需要的结构语言。

而根据这款编译器共性的结构语言,将各自的自然语言和结构语言做成一个语言映射,根据映射表就可以翻译成其他编程语言了。

当然这么做的话,代码注释是没法翻译的。

想要解决注释也一并翻译,则需要一款自然语言翻译器了,这个的难度就很高了,凭借繁星软件的实力是做不出来的。

即使做出来了估计也是错漏百出,这个必须要赵一亲自出马才行。

但是赵一并不准备就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国的软件技术在国际上是最先进的,世界软件行业出于沟通的需要,肯定要选择一种语言来交流。

那么中文被选中的概率会很大,毕竟软件行业中文环境的技术水平是最先进的。

以后繁星软件的技术资料和帮助文档也会只提供中文版本的,以繁星软件公司在全球软件行业的地位,其他国家的编程人员将不得不学习中文,不然就没法写出好的程序,毕竟技术细节都是用中文写的。

这些都是赵一自己的战略规划,倒是没有给繁星软件公司提过这些,毕竟他们只需要按照赵一的指示,研发相关软件即可,这种战略性的东西,没必要让他们知道。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达到目的,就是建设开源基金,这是这需要等到互联网时代开能开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