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委屈的不行。
“傻姑娘,你且想想,以陛下对咱们家娘娘的关爱程度,你觉得,陛下会无缘无故地让娘娘出使什么南疆么?”晴雨搭着妙玉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就算陛下真的缺一个特使,满朝文武不都是现成的人么?而且朝上的反对声音有多大,你不是也都
有所听闻了,陛下何必让娘娘长途跋涉去吃这个苦头,还被那满朝的文武大臣非议?”
是啊。晴雨姐姐说的有道理啊。
不是说,今日早朝上,那些大臣都极力反对么?那陛下何必要折腾娘娘,还被这么多人反对呢?
妙玉左右想不通,“可…那陛下这是为什么?”
“但凡是与咱们家娘娘有关系的,陛下哪一次不是慎之又慎?娘娘打个喷嚏,陛下都能紧张个半天。而且,之前陛下娘娘都闹了别扭,互不相见了,是娘娘主动说要见陛下的,然后,今个儿早朝上,陛下便说要任命娘娘为特使出使南疆了,现在,你还觉得是陛下让娘娘去吃这个苦头的?”
“你是说…”
“这是娘娘自己要去的!”妙玉瞠目结舌。
晴雨无奈地点点头,“所以,你少些抱怨,娘娘远行,咱们肯定是要随行的,多花点心思想想,路上怎么照顾好娘娘,才是咱们的正事。”
许久。
妙玉才反应过来,老老实实地点了个头,“那我
就明白了。”
是娘娘自己要去南疆的。所以不是陛下让去,是娘娘自己想去。可是,为什么呢?
放着宫里的锦衣玉食不要,哪儿人贵妃不当,跑去当什么特使的。想不通呢。
…
朝上、后宫,都对姜贵妃即将作为特使出使南疆的事情议论不休。
有若干不安分的,也大部分都被梁昭仪给劝回去了。
人都是爱惜羽毛的,也都想着明哲保身。
但还是有些人不听劝。
唯恐天下不乱的惠夫人,第一个便闹到永寿宫去了。
“太后,陛下可是要任命那个姜贵妃为特使前往南疆啊。您难道真的就不管管么?后妃当使节,这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史无前例的呀。陛下真要这么做了,这让别人怎么看咱们西陵啊?”
但,太后一贯就是闭门谢客的。
自从上次顾兮若来找太后,劝说姜贵妃一事只会,永寿宫的大门更是紧闭,除了每日宫人进出送些吃食必需品时会打开侧门之外,根本毫无人气可言。
惠夫人来是来了,但毫不意外地被挡在了门口。
但这位惠夫人仍是不死心,往永寿宫大门口一跪,泼妇似的扯着大嗓门儿喊道,“太后,臣妾自知人微言轻,本不该对陛下的决定妄加置喙,但臣妾也深知,女子该有女子的样子,就该在深闺之中尽着自己相夫教子的本分。”
“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她姜贵妃怎么能去做呢?这要是传扬出去,别人岂不是要觉得我西陵后宫里,尽是姜贵妃这般不知廉耻的女人了。太后,您也是女子,您可是国母啊,难道您就眼睁睁看着陛下被姜贵妃迷得晕头转向五迷三道而坐视不理么?太后…”
惠夫人在永寿宫门口跪了许久,喊得是声嘶力竭。
但永寿宫紧闭的门,没有一丁点打开的迹象。
惠夫人又跪了一个时辰,又将方才的那些话喊了一遍又一遍。
终于在晌午的时候,永寿宫的侧门打开了,御膳房的人给太后送了个素斋,刘嬷嬷说了句多谢,接过后便反手递给了身后的蒋嬷嬷,然后快步朝着惠夫人这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