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往少了算?
富贵酒楼虽然缺点多多,但优点也不少,除了物价亲民之外,厨子的功夫也不错,几乎没有人会抱怨这里的菜肴难吃。
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富贵酒楼,非常受那些海员水手们的欢迎,每天的黄昏到第二日凌晨的时候,都是富贵酒楼生意最为兴旺的时刻,几乎时时爆满,来晚的人,掌柜的也很体贴地在酒楼外面为他们准备了一些桌椅,几人迎着夜风,袒胸露怀,把酒言欢,却也能尽兴一醉。
就在夜色正浓之际,四个一身短打扮的汉子走进了富贵酒楼,其中一人头上戴着毡帽,帽檐挡住了他的大半张脸,望着里面人山人海般的热闹景象,领头那人用目光在酒楼里扫来扫去,终于找到了今日的目标。
“让一让…”“借个光…”几个汉子吃力地在不大的空间中挤出了一条通道来,惹来酒徒们一阵阵不满的目光,终于几人来到了酒楼的东北角。
东北角的桌子旁,孤单单的只坐了一个人,桌子
上摆着一大壶售价五文钱的水酒,在这人的面前,还摆着一小碟花生米,除此之外,桌子上便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富贵酒楼的惯例,每卖一壶酒,都会赠一小碟花生米作添头,也就是说,这人今日只要了一壶酒。
坐在桌子旁边的这人,身材消瘦,年约三十余岁,脸色有点蜡黄,但是一双眼睛却是十分有神,除了面前的酒菜显得寒酸之外,他的衣着却是与酒楼中的其他人相差无几,穿着一身码头工人常见的蓝色制服。
见到挤过来的四个人,这人顿时眼前便是一亮,急忙站了起来,“哎呀,王老弟!好久不见!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快坐,快坐,一起坐下喝两杯!”
被称作王老弟的人笑了笑,不客气地上前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下去,其余三人也是依次落座,那个带毡帽的人有意无意般,正好坐在了背对酒店大门的方向,他随手摘下帽子,放在桌上。
此时若是赵无忌在场,他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出没于这等低档消费场所的这位戴毡帽的客人,正是从
漳州而来的大豪商,郑彬。
姓王的汉子转过身去,大声吆喝着,把小二招呼了过来,他看起来也是这里的常客,他先是随意地叫了五六个菜,然后方才说道:“小二,再上五坛你店里的好酒,要最好的,五钱银子一坛的那种,千万别拿那种掺了水的劣酒来充数!否则惹得大爷发火,拆了你这家小店!”
王姓汉子话音未落,手中便有动作,将一块散碎银子银子扔到了小二手中,“拿去,不用找了,多出来的,算赏你的!”
小二得了银子,忙不迭地脸露谄笑,点头哈腰而去,心中十分欢喜,庆幸自己遇上了豪爽客人。
姓王的汉子名叫王坤,而那个原本坐在此处的消瘦汉子,他的本名早已无人知晓,码头的人皆都称呼他为李三。
李三这人,在这钦州码头,或者说,起码在这富贵酒楼,也算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