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全民吊唁徐玄玉

大唐玄玉 百世经纶 1188 字 8个月前

“门首,你为何要让我去临淄王府啊,如果我在,我就能跟你同生共死了啊!”

李平霄十分的唏嘘!

如果他没有去临淄王府,这次徐玄玉进宫,他一定会陪着的!以前徐玄玉入宫,都是他陪着的!那样一来,死的恐怕就是李平霄,而不是徐有过了。

徐玄玉的死讯,传播得极快!

甚至徐府的讣告都还没有全部发出去,闻讯而来的人就有不少。

除了李隆基的兄弟外,相王李旦都亲自过来了,给徐玄玉上了一炷香。

而神都文人墨客圈,更是纷至沓来,如贺知章、杜审言等人。至于张旭和吴道子他们,当然是如同家人一样在忙里忙外地帮衬着做各种琐事。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有很多百姓竟然自发地来吊唁,有些人没有进府上,就在门外磕头,然后又默然离开。这些,无疑都是受了玄玉轩恩惠的人,也正是曾经那些给徐府送来谢礼的可爱百姓。

“这种境况,不知我死后会不会有呢?”狄仁杰来的时候,也正好看到十几个百姓在那磕头,然后留下了他们送来的花环等物,代表他们的凶礼。

武略忙说道:“阁老,您何出此言?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你若要宽慰我,还不如直接说我死后,也会有百姓自发地吊唁我。”狄仁杰微笑,“这是为人臣的最高荣誉了!”

武略很是哀伤,却是笃定道:“一定会的,会比这多得多!即便是现在,单单一个河北道,就有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日夜祈福,希望阁老福寿连绵。”

武略确实没有夸张,狄仁杰不但有驱逐匈奴的丰功,更有福泽河北道的伟绩。一直到现在,即便是伤病缠身,狄仁杰依然作为智脑,在处理河北道的事宜,帮助河北道灾后重建,恢复民生。河北道的民生、赋税方面,都是狄仁杰在争取。

没有狄仁杰,河北道绝对没有这么快能进入稳定的局面。

如果狄仁杰去世,整个河北道肯定会哀恸一片。

在这一方面,徐玄玉肯定比不了狄仁杰。

但作为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人来说,能有这种民望,已经非常可怕了。

狄仁杰来的时候,姚崇早就到了,他在前院站着,唏嘘不已,看到狄仁杰,连忙迎了过去:“狄公,我知你甚为欣赏徐县男,但你身体有恙,请节哀顺变。”

虽然同为凤阁鸾台的一份子,但是姚崇这个刚进领导班子的人,比狄仁杰的身份,还是差距不小。更何况,姚崇能上这个位置,也有狄仁杰的美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