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玄玉浅浅一笑,他对这个倒是无所谓。
第四名,晋阳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年龄不足十岁,便能精研文章,十二岁,便已穷经典之奥。
唱榜之声,让徐玄玉眉头一挑。
又听到个牛人啊!
“王之涣啊…不知道你是在什么时候做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千古绝唱啊!”徐玄玉心头暗叹,他到死都能背出的一些诗词里,这首《登鹳雀楼》绝对是有一席之地啊,还有《凉州词》和《送别》。
唐宋那么多牛掰的诗人中,这王之涣,徐玄玉也是相当有印象。
“没听过的名字啊,这应该是个新人。”吴道子眼中满是惊异。
张旭打了个响指:“都说了,十二岁,便穷经典之奥,估计就是刚满十二岁,也不知道他是擅长什么经典,真是牛!”
徐玄玉也连连点头:“不管是什么经典,十二岁就能尽得奥秘,确实了得!”
“师兄你更厉害,你十岁就能跟两个老师论道呢!”柳下风铃笑道。
吴道子也是赞叹道:“是啊,每每想起这个,我就汗颜啊。”
“何须汗颜?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这个王之涣擅长研究经典,而你吴道子擅长作画,至于我…”
“你擅长的东西就多了!”张旭竖起了大拇指。
“第三名,曲江张九龄,少聪慧能文。文采风流,诗道已成,雅正冲淡,气度非凡。”
徐玄玉又是心头大动,这个张九龄,他又听过,又是一个封侯拜相的家伙,而且诗歌造诣很高,世称岭
南第一人,是岭南诗派的启迪者。
张九龄登上第三名大家不是很意外,毕竟去年,张九龄就是第五名,等于他跟李元修换了一个位置。
到这一步,唱榜人似乎也知道到了重头戏了,他竟然开始吃起点心来了。
大家都知道,这表示他要休息一下了。
大家也就议论开了,这最后的一二名到底是谁。
“薛崇简,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已经连续两年第一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保住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