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丛义脸色一寒,瞬间释然,目光从众人面上一一扫过,而后说道:“北伐乃举国之大事,朝野上下,筹备多年,是成是败,在此一举,因此朝廷需要的是有实力的、能打仗的军队,实力不足的,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前线物资有限,应该把有限的物资留给能打仗的军队。之前丢掉的大营必须夺回来!你们谁的军队能打仗、敢打仗或是愿意为北伐出力,现在站起来!”
刘汜脸上神色大变,心中不由得开始嘀咕,难道要让他们现在就去夺回海子大营?仅仅带来了一万援军,有用吗?这不是让兄弟们去送死吗?
“杨帅,是末将下令大军退守固安城,不关他们的事,要惩罚就惩罚我好了。现在去夺海子大营,不是让兄弟们死吗?末将坚决不同意!”不等其他人表态,都统制刘汜便第一个反对。
众将官一听这话,顿时左右为难。
刘汜作为都统制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是进是退他们都直接听命于刘汜,而杨丛义作为北伐大元帅,且在军中威望、名望无人能及,是他们上司的上司,如今两位上司意见不和,却要他们如何选择?
众将官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虽然他们现在职位不高,但没人不想更进一步,可选择跟谁,就是一个问题。
刘汜作为都统制,曾经给过他们承诺,只要听话,跟着他好好干,朝中便有人罩着他们,不管是在军中还是转任地方,都有很多机会高升。
刘汜之所以敢给将官这些承诺,而他们又能相信,是因为他们知道刘汜其实早就投靠文官集团了,正是在汴京文官集团的扶持下,他才能从一个临阵脱逃被罢免军职的弃将变成手握军权的正牌将军,短短几年时间便统领淮东数万驻军,官职一升再升,远远高于他在军中的职务。
刘汜没军功还能一路高升,说明他的后台很硬,他敢说这话,给手下将官承诺,就说明文官集团也给了他承诺,他推荐上去的人也能受到重用。
有捷径可走的诱惑对无甚背景,又不杨丛义嫡系的将官们来说实在太大了,几乎没有人可以拒绝。
能不用拼命就能升官,谁会愿意拿命去换军功?
况且就算活着拿到军功,还不一定会被朝廷认可,甚至还有可能被上司贪墨。
杨丛义现在让他们站出来,为的是误什么?不就是打算让他们用命去把丢掉的海子大营夺回来吗?
但他们先前丢了海子大营是过,就算现在拼了命夺回海子大营,那也是攻过相抵,如果吃了败仗夺不回来,恐怕连命都得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