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能忍

时间的河 步微澜 2697 字 8个月前

褚时显说:“你先听我说,我刚才在想,我们江大还有多少贫困生。”

张怀化说:“那要问老王,他是校学生会的,他最了解。”

褚时显又说:“我还在想,我们该如何自助自救。”

他的话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不等人发问,褚时显继续说:“之所以不用“我们”与“他们”,不说“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不是因为我试图模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概念,淡化两者间的区别,而是他们确实就是我们,只有我们的同学们好,我们的将来才会更好。”

老美那么多兄弟会,其中出名如骷髅会,以及普林斯顿著名的橙色领带,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影响力?无非是因为能最大化的利用同学圈的资源。

这些同学们,将来或许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或许没有。但只要都是江大人,那就有可能互为臂膀,互为后盾,是发声的底气,是沉默的支持。

帮助同学,和他一直以来助人又利己的宗旨是一致的。

“江大的奖学金助学金不少,还有功成名就的学长们回来捐赠的奖学金项目,问题是僧多粥少。大家何必都盯着锅里的,我们完全可以另起个灶。”

见大家兴致被提起来,褚时显稍许停顿后又说:“前几天我听老张说打算买辆双人自行车,我就想了,江大每年那么多学生,那么多情侣,出租自行车的生意有硬需求,有盈利方向,为什么没人做?”

他是想到共享单车了。

共享单车要在这年头切实实施,难度挺高。

张怀化首先提出一个安全问题:“被偷了怎么办?兰兰那辆车能活到现在,是因为骑上去哐次哐次响,太破了。”

高翊说:“找看车的呗,顺便收费,给一份工资就行了。”

张怀化说:“那不跟市区一样了,没新意。”

范森林也摸着下巴说没新意,“比如你在校门口附近整个车棚,租了车我去湖滨方向,办完事我还要专程回来还车?太不方便了。”

褚时显早已想到解决方法,但是他故意不说具体,只做提点。“设置个单车租放服务区,甚至可以用多个服务区,组成一个单车租用共享系统。也就是说a点租车,还车可以在b点c点。”

“哪有那么好的地方,又要分布在各区域,方便大家,还要收费互通?”

几人哀叹。

王映阳本不愿再参与褚时显的项目,此时忍耐不住,说:“我想到个地方,各部食堂。”

高翊一拍桌子,“好办法。”

信部,工部,桂园,湖滨……整个江大足有二十来个食堂,假如这些食堂都愿承负起出租单车的工作,在门口划一小块地,提供给同学们随到随用,随放随租,那就解决了大问题。

张怀化也表示赞成:“最好收费也由食堂刷卡完成,据我所知,偷车的大多是校外人,从收费方式上能防范风险,怎么说有押金不是吗。”

提到收费,褚时显十二万分地想念前世的各种宝,以及二维码。

科学的发展与实现,需要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在智能机尚未出现,移动通讯基站建立不久,尚未做到移动信号全覆盖的2005年,这些都是妄想。

相比较而言,刷校园饭卡更符合现实。

“那就要学校出面了。”高翊看向王映阳。

“如果是学生创业,又是公益项目,我认为校方不会反对的。”王映阳跃跃欲试的,强行按捺住激动,不往褚时显的方向看。

他怕看到对方脸上的讥嘲,也不愿看见对方更胜一筹的自信。但他必须承认,褚时显提议的这个项目,若是做成了,论起影响力,比许明哲那个自卖自夸的校运会网站可深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