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 108 章

三公之中,他形同虚设,平日里除了在朝臣们的奏议上盖盖他的印章,再无其他事情可做。

长公主下落不明,各地府兵蠢蠢欲动,莫说在这个时候抽调府兵支援边关了,他们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立为王,便是对大夏忠心耿耿了,哪里会在这个时候听从调遣奔赴边关?

更何况,抽调府兵之人,还是他这个有名无实的大将军。

赵怀山心中颇为忐忑,不知该说什么话好。

他知道程彦杀人是不得已而为之,为的是威慑朝臣,稳住大夏江山,在这个时候,他应该无条件地站在程彦身边,他心中也是这样想的,可无奈能力有限。

赵怀山越想越对不住程彦,心中越发愧疚不安,正当他自责不已的时候,殿中响起程彦的声音:“无妨,我让袁行去帮你。”

袁行是车郎将,郎中三将之一,程彦的心腹,掌管着皇城一部分的禁卫军。

今日程彦杀人之举,便是袁行来做的。

赵怀山道:“这怎么能行?翁主三思。”

世家们对大夏的忠心少得可怜,越在紧要关头,越容易做出背后插刀之事,程彦若将掌管禁卫军的袁行给了他,朝臣世家们少了约束,天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赵怀山连连拒绝,程彦轻笑,道:“你无需担心我。”

金乌西坠,绚烂晚霞将世间染成殷红一片。

程彦微眯着眼,瞧着窗外如血景色,笑道:“算一算时间,君侯也该抵达华京了。”

君侯是对列侯的一种尊称。

大夏有非战功不封侯的规矩,但这些年来,夏军对北狄用兵败多胜少,实打实封因战功封侯的人并不多,多是公主下嫁,世家子弟在边关走上一圈,随意封个没甚实权的侯爷来尚公主。

君侯这个称呼,如今大夏的列侯们,并无几人能配得上。

赵怀山一怔,朝臣面面相觑。

片刻后,赵怀山试探道:“敢问翁主,可是武安侯许清源?”

旁人配不上,可这位侯爷却是配得上的。

许清源出身于颍水许氏,却无世家子弟的恶习,年少投身军营,曾在镇远侯麾下为战。

当年的镇远侯何等威风,杀得北狄望风而逃,在镇远侯手下为兵,便意味着数不清的战功。

故而很多世家将家中儿郎送至镇远侯身边历练。

那么多的世家子弟,镇远侯唯独对许清源青眼有加,更言及,许清源日后的成就,绝不在他之下。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镇远侯惨死边关,许清源急流勇退,再也没有上过战场。

可尽管如此,并不能抹杀许清源曾在边关立下的战功,更不能抹杀,他是那么多侯爷里唯一一个以战功封侯的列侯。

他称得起一声君侯。

“不错。”

程彦浅笑,道:“清河郡地处北方,比我们更早得到边关消息,”

许清源才不是一个甘心在清源郡养养府兵度晚年的人,他的心,从来在战场上。

要不然,也不会教出来一个不逊于边关宿将的许裳。

六皇子听此,眸光微变。

若是许清源来华京,那沈存剑的计划便不好进行了。

但转念一想,边关失守,此时急需一个能弹压住各地府兵的重将来担任收关之责,许清源当不会在华京城久留。

可这也说不好,若是程彦心狠,只守华京,放弃北方诸城,那许清源,便会在华京城驻扎。

六皇子嘴角微眯,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程彦,生怕漏听了程彦的任何话。

程彦扫了一眼殿内朝臣,手指轻扣桌面,漫不经心瞥了一眼六皇子,道:“由君侯来征调兵马,想来诸位卿大夫不会有意见吧?”

六皇子悄悄松了一口气。

这便是最好不过了。

朝臣们的心里与六皇子颇为相似,许清源留在华京城,程彦便多了一个仰仗,还不如尽快奔赴边关。

程彦在华京孤身一人,他们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不仅好过些,若时机得当,还能旁的意外收获——从来没有甚么长盛不衰的朝代。

这九州天下,从来是能者居之。

朝臣无异议,六皇子与七皇子亦是颇为赞同,程彦一一安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