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冷冷说道:“本王听说,那天可是王钦带兵围了天波府,才传出了杨六郎病逝的消息。王钦之前如何针对杨家的,便是本王这个不在朝堂的人都听说了。杨家为大宋出生入死,反而被如此对待,难免会心灰意冷,他们想要保住杨家唯一的血脉,如此操作也是可以理解。”
无就能够成为赵熙身边的大太监,自有其独到之处,他很快就收起了脸色的神色,恭敬道:“王爷说的是,杨家如今只剩下杨六郎和杨宗保这两个男丁,想必佘太君宁愿杨六郎这样憋屈地活着,也不愿意看他丧命。”
赵熙看着汩汩流向下游的河水,眉眼间全是锋芒:“这天下是赵家人的天下,由不得王钦在那里败坏。”
父皇软弱,做个吃喝玩乐的太上皇就很好,也免得朝堂是上奸佞成党,良将蒙冤。至于这大宋江山的统一,就由儿臣来完成吧。
明华三人悄悄回了杨家。帝君很重要,生活也要继续下去。整日里情情爱爱没有生存压力,那是电视剧女主角才有的待遇。
她检查了杨家诸人的武功进展后,就向佘太君申请去城外的庄子里:“前些日子蜀中有旱,好些百姓流离失所,有一些人涌到东京了,正在街上卖身为奴。我请忠叔买了些擅长农事的流民,将他们安排在庄子里,想着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做出些抗旱的农具。”
佘太君欣慰点头:“这是要紧事儿,你既然想到了,就该抓紧办起来。难得你心怀百姓,明日,我让八妹和杨安一起随你出行。”
明华应了声。
佘太君看着她,怀念道:“我一直以为,你的兄弟姐妹中最像老令公的是六郎,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最像他的应该是你才对。”她语重心长道:“九娘,八妹总是怨为娘和杨家愚忠,为宋主葬送了家里这么多条性命,可若是真的天下大乱,苦的还是百姓。杨家忠的,不是皇上,不是赵家人,是这大宋的天下和百姓。”
这话说的着实无奈。宋朝皇帝昏庸无能,比起萧太后这样的英才,只能算是个愚蠢的软脚虾。这个昏君还屡受奸臣挑拨,步步紧逼,使得杨家受了不少委屈,杨家人甚至数次都被送到了刑场。
可佘太君说的对,宋朝气数未尽,若是真心守护着百姓,有些气就只能往肚子里咽。
明华若有所思:“太君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历史上并没有赵熙这样一个皇子,宋真宗只有一个传说中被狸猫换太子的继承人赵祯,朝廷权力被刘娥和丁谓等人把持。宋仁宗赵祯倒是一个善于纳谏、宽容仁善的好皇帝,只是到底不够强硬,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在对辽和边界问题上也没有魄力解决。
宋仁宗是个合格的君王,但既然帝君来了,这宋朝的帝位,想必他也不会拱手相让。只要他登基了,杨家就不必如此步履薄冰了。
几日后,明华、杨八妹和杨安坐着马车离开了杨家。
杨业置办下的家业很大,至少杨家的农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就连建在农田边上,供家里主子休息的房子,也是个五进的大院子。
明华和杨八妹各自挑了个房间住下。第二天,他们将自己收拾好之后,约在正厅见面。
杨八妹百无聊赖地问道:“我们在这里要做什么?”
明华取出一张单子交给杨安,说道:“前些日子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古方,按照方子搭配出来的粉末,可以令农作物不惧干旱和旱涝,并且提高产量。我有心要试一试,所以太君才支持我来这里。杨安,今天要劳烦你尽快按照这张单子去采购材料。”
杨安接过单子看了两眼,拱手道:“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应该比较好买。九娘子稍待,杨安马上回来。”
等杨安走后,杨八妹又问道:“那我做什么呢?”
“你呀,”明华敲了敲她的额头,道:“娘让我磨磨你的性子,所以我决定教你咱爹的兵法。”
杨八妹对这个安排很满意:“还行,学兵法可比读书要好多了,多谢九妹手下留情啦。”
郭府。
郭守义挥挥手,下人便抱着一对画卷离开了。他站在榻边,无奈道:“王爷,东京官员的闺秀都在这里了,您好歹看一眼吧,这看都不看,怎么挑选王妃?”
赵熙手里握着一本书,斜靠在榻上,关注地看着。听到郭守义的话,他翻了一页书页,冷淡道:“外祖父不必操心,此事我心里有数。”
郭守义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心里有数?”
他不由地弯腰靠近了赵熙,试探地问道:“王爷心中有了人选了?”
赵熙看书的动作顿了顿,眼神也凝住了。
人选……杨九妹吗?杨九妹身上疑点太多,目的不明,并不是一个好人选,可是如果不娶她,那他还想娶谁?
他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她欺身逼他道歉的样子,绚丽如桃花,连她挑衅的样子,都格外的可爱顺眼。
不说别的,只说容貌,她已然冠绝东京了,待她孝期结束,东京城里许多郎君,都会争着上门求亲吧。
她若是嫁给了旁人……想到这里,赵熙不由地怒气上涌,只听“嘶——”地一声,他手上的那页纸竟然直接被撕了下来。
郭守义心里一惊,忙往后退了一步:“王爷?”
赵熙面上没有丝毫变化,他将手中的书本合起,连同被撕下的那页纸一起放在边上,起身道:“外祖父,王妃一事,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您就别操心了。”
“可是……”郭守义心有不甘,郭家的姑娘,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正在这时,无就急匆匆从门外进来。他先给郭守义行了一礼,然后凑到赵熙的耳边,用手挡着,轻声汇报。
赵熙眉毛微扬,原先眉宇间的冷沉迅速退去,带上了笑意,整个人似乎都带上了一些少年的飞扬。
无就说完后就退到了一边。
赵熙心情颇好,对郭守义道:“外祖父,我还有些事情要出去一趟……”
郭守义再不甘,他这么说了,也只能送他离开:“那臣就不打扰王爷了,不过王爷千万要记得,若是出门,一定要带足人手,一切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