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瞬间明白了他话里面的含义。大阿哥去了准噶尔一趟,回来后和太子对立的局势越发明显,索额图那老小子现在还在上蹿下跳,不就是为了借着大婚狠狠地压大阿哥一头吗?以目前的形式,六阿哥受宠,总是比大阿哥受宠要好。
一个朝代的皇权要是不能平稳交接,很可能会拖死一个国家。
支持大阿哥的大臣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可他们没有说话,将这情绪压了下去。
大阿哥的对手,一直都是太子。皇上太过信任宠爱太子了,甚至还要主动为太子坐稳储君之位添砖加瓦,这让太子像是一座高山一样,挡在他们的面前,使得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还在念书的毛孩子六阿哥。
既然六阿哥不是对手,那就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明华和六阿哥自然是听不到大臣们的那些话的。他们跟着梁九功到了康熙的书房,一进门,一股凉气就扑面而来,将暑气一扫而光。
整个房间都沁凉凉的,明华觉得自己一瞬间就舒爽了起来。
康熙从书桌后面起身,走到边上高脚椅子上坐下,问道:“这个时候不去上书房上课,怎么跑朕这里来了?”
明华和六阿哥对着康熙行了一礼,起身后,明华答道:“汗阿玛,我和六哥已经向先生请假了,这会儿来求见汗阿玛,是有东西想要送给汗阿玛。”
“哦?”康熙感兴趣地扬了扬眉:“什么东西?给朕瞧瞧。”
梁九功忙走到门口,领着高升将那个大木箱子抬了上来,然后走到康熙面前,亲自打开了盖子,将里面的东西展示给康熙看。
大箱子里面放了许多小箱子,在小箱子的最上面,放着一份明黄色的奏折。
似是没有料到这个,康熙看了眼明华和六阿哥,问道:“这是做什么?”
六阿哥将折子拿了过来,送到康熙面前,道:“汗阿玛看了便知。”
康熙便接过圣旨,带着狐疑的心看了起来。先时,他靠在椅背上,表情还有些漫不经心,看到后来,他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坐正,表情也越发凝重了起来。
梁九功就站在角落里,他看着康熙的变化,那颗小心脏,噗通噗通跳个不停。
六阿哥在奏折里写了什么?该不会惹怒皇上吧?
一刻钟后,康熙合上折子拍了拍手心,思索片刻后,他转头对梁九功道:“你去外面守着,朕有事要和六阿哥说,别叫人随便进来了。”
“嗻。”梁九功越发小心,低垂着头弓着身退了出去。
康熙拿着奏折指了指木箱子,道:“你们先给朕讲讲,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明华应了声,先把最上面那个扁平的木盒拿了起来。打开木盒,能看到里面放着几个油纸袋。油纸袋封口是折叠的,上面用三根订书针订着。
订书针和订书机是早两年就已经做好了的。当初六哥拿到黄履庄的弹簧机以后,就将其修改了一番,使得弹簧机能够制造出更多型号的弹簧。尔后,他用其中一个型号的小弹簧,设计出了订书机和订书针。前两年他们年纪小,想做什么也做不了,于是就没声张这些东西。
如今拿出这些东西,也是他们已经到了可以做实事的年纪。
明华拿出油纸袋,用特制的小型起订机将订书针撬开,然后拉开纸袋子,露出了里面如硬结成块的面条。若是有现代人在,必定能够认出,那就是国民度极高,很多人都喜欢的方便面。
不过眼前这个,叫做油炒面,和方便面还是有些区别的。首先明华还没有研究出防腐剂,所以油炒面的保质期大约只有一个月,其次,这个油炒面,她是作为军用物资研究的,所以用料比较丰富,能够满足成年男子一顿饭所需求的营养。
六阿哥熟门熟路地从边上的柜子里找出了一个盘子,递到明华面前。明华便将面条放在了盘子里,然后跑到茶水间,不顾梁九功一惊一乍的呼喊,提着热水壶又回到了书房,将热水倒进了盘子里。
很快,油炒面就被泡开了,发出了勾人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