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清穿之熊孩子(三十一)

明华在永和宫里,通过针线房的嘴巴,都能知道,现在宫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毓庆宫。有一次太子的一串玉珠摔坏了,内务府急急忙忙地将要敬献给太后的玉珠先送去给了毓庆宫。后来还是太子自己发现了不对,发了好大一场火,将内务府的人训斥了一顿,尔后亲自将太后的玉珠送去永寿宫,并像太后请罪,才把这事儿给圆了过去。

明华就觉得汗阿玛不容易,太子也怪不容易的。内务府送了太后的玉珠过来,太子身边居然没人提醒他,还得他自己发现才能处理,敢情他身边就没有什么能做实事的人。

又过了几天,明华从上书房回到永和宫的时候,正好赶上成贵人来做客,在和德妃聊天。

明华回了自己房间洗漱,换了一套衣服出来时,听到德妃正在和成贵人说:“内务府说,本朝无皇太子婚礼的成例,索额图向皇上请了旨,说是选秀眼看在即,要先定下皇太子婚礼的各项仪程,等以后定了太子妃人选,这事情操持起来,就方便了。”

成贵人便道:“这也是应当的,选秀过后,太子殿下正好是成婚的年纪,若是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做这个事儿,太子妃只怕要延迟好些年才能嫁进来。”

德妃笑着摇了摇头:“便是现在开始制定仪程,也得耽搁几年,才能叫太子妃进门。听说礼部那边,吵嚷地厉害。”

晚间的时候,六阿哥过来了。他洗漱的时候,明华便跟在他后头,拿这事儿问他:“礼部在吵什么呢,连娘娘都听说了。”

六阿哥拿毛巾擦了擦手,拉着她在软榻上坐下,细细解释道:“索额图太过了,在二哥之前,大清并没有太子,所以礼部也没有太子先例。太子刚刚受册封的时候,他曾奉命制定太子应有的仪程。那时,他定下的太子份例、衣食、仪仗等方面的东西,已经无限接近汗阿玛了。汗阿玛怜惜太子年幼,需要索额图站在太子身后,为太子壮大声势,便没有反驳。如今太子妃遴选近在眼前,礼部尚无皇太子婚礼的仪程,汗阿玛就将此事交给了索额图。索额图此人,不怎么能看得清局势,这皇太子大婚的衣裳,仪程,和皇上皇后大婚,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汗阿玛说了一句,‘这都比得上朕了’,礼部就不答应了,和索额图扯起了皮。”

说着,他就讥讽地笑了笑:“这两年来,索额图可没少拖太子的后腿。这事儿闹的这么大,你说被罢黜的明珠,有没有在后面使力?”

……太复杂了,我还是选择过自己的小日子,偶尔吃吃瓜看看热闹。

明华果断地转移了话题,道:“三月份船队出航时,咱们也不是凑了两艘船?如今都快半年过去了,你说大清的船队,怎么还没回来?”

六阿哥大致算了算,道:“估摸着这段时间就该回了,这一次有许多民间的船加入了船队,美洲之行的收益,怕是藏不住了。只怕过不了多久,就该像欧洲那般,掀起全民去美洲的热潮了。”

顿了顿,他又道:“这回赚回来的钱,咱们藏一半在你的空间里,别太显眼了。”

明华睁大了眼睛:“还往里面放钱呐?咱们前两世准备的东西,都没怎么用到。”

第一世的时候,除了她自己准备的金银首饰书籍以外,他将林家三分之一的家业换成资源,放在了她的空间里;第二世做了科研人员,他不仅仅放了他们两个的各种科研成果,还像躲避世界末日似得,用淘宝买了大量的物资,悄悄挪进了她的空间。

可这些东西,除了第二世一开始的时候,她吃了空间里的几盘饭以外,都没有用上啊。

六阿哥自有他的想法,他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子孙后代,咱们该教他们的是本事,钱财这些东西,够用就行,多了反而容易惹祸。咱们收了那些东西,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他们好。”

本来弄两艘船去美洲,也不过是为了叫自己人去看一看美洲的情况,也让以后要做的事情,能拿这一趟出行做借口。

明华想了想,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这方面帝君懂得多,听他的就好。

又过了两日,明华从上书房回到永和宫,经过正厅时,看到正厅里多了一只大黄狗。那大黄狗趴在德妃身边,十分安静。

她心里有些疑惑:德妃若是要养狗,那也是从猫狗房挑的血脉纯净的宠物狗吧,怎么会挑这么一只中华田园犬?莫非这条大黄狗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么想着,她衣裳都没有换,就走进了正厅,想要上前去一瞧究竟。

谁知,还没等她靠近,那大黄狗忽然起身,对着她“汪汪汪”地叫了起来。

明华止住了脚步,迟疑地皱起了眉头:德妃要了这条大黄狗,难道是因为这条狗护主?

德妃忍着笑:“小明华,你站在那里做什么?”

明华看了眼四周,发现严嬷嬷和木香等人也都是一副憋着笑的模样,便问道:“额娘,这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