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清穿之熊孩子(十四)

梁九功瞪着眼睛,张嘴看着眼前一脸淡定的六阿哥,和被捆着跪了一地的奴才,说出的话都变得结结巴巴了:“阿……阿哥爷,您、您这是要做什么?”

六阿哥一脸你这都看不出来的表情,道:“这么多刁奴都被捆着,小爷自然是要请汗阿玛惩戒刁奴的。”

梁九功嘿嘿笑了两声,道:“阿哥爷,您别逗奴才了,这要惩戒刁奴,您该去找皇贵妃娘娘才是。”

听到这话,明华转过头,仔细看了眼梁九功。他身上穿着合体的太监服,面白无须,满面笑容,腰间挂着香囊和一个玉坠子,那玉坠子温润通透,瞧着比起德妃给她的还要好。

一个奴才,这么张扬……

她忍不住皱了皱眉。她想到了其他人对梁九功的议论,听说这位梁公公看人极有“眼色”,对得圣宠的,那是极为客气,总是弯着腰和他说话;若是不得宠的,就算是朝廷重臣,他那张嘴,也能把人羞辱地气愤离去。

但首先一个,他得清楚,不管他怎么受皇上重视,他都只是个奴才而已。像一些送汤送衣裳的事情,作为乾清宫的主管太监,他是该帮着挡一些,但涉及到要紧事,他便无权过问,更无权为主子做主。

譬如眼前这事儿,他只要去回禀康熙,康熙说见就见,说不见就不见,对他来说,这事儿就算是可以了。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显然,这么多年在康熙身边的日子,已经叫他有些飘了,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六阿哥就觉得,他这太监总管,还不定能干多久呢。

和君子,有和君子的相处之道,对小人,有对小人的交际之道,得罪君子不怕,因为君子都是明刀明枪来的,得罪小人了,那就要小心了,小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在暗地里给你放冷箭了。

在乾清宫门前,六阿哥非常给梁九功面子,他客客气气说道:“我已经叫人去通知皇贵妃娘娘了,想必这会儿,她应该带着荣妃娘娘他们在过来的路上。”

“那阿哥爷稍待,奴才这就去回禀万岁爷。”梁九功这才意识到,乾清宫可能要出大事了,所以急急忙忙往乾清宫里走去。

没过一会儿,六阿哥和明华就看到有几个大臣从乾清宫里出来了,他们尚且还在内宫,并未接触朝政,因而这几个大臣一个都不认识,可饶是如此,那些人还是上来跟他们打了招呼。等六阿哥寒暄着将人送走以后,梁九功已经等在边上了:“阿哥爷,那咱们这就进去吧。”

其他公主的奶嬷嬷都跪在宫门口的地上呢,六阿哥吩咐了大力太监两句,叫他们看着她们,不许她们随便起身,然后自己就带着明华,四位公主面圣去了。他身边跟着的那俩小太监,便押着大公主的嬷嬷跟在她们的身后。

进了乾清宫后,呼啦啦地一群人跪下了,康熙瞧着眼睛都疼了:“这又是怎么了,小六,你来说。”

六阿哥还没说呢,门口出现了个小太监,对着梁九功使眼色。梁九功忙看向康熙,等康熙摆了摆手,说了一句“去吧”,才敢走到门口,听那小太监在耳边说话。等小太监说完后,梁九功才打发了他,抱着拂尘走进宫内,又对皇上禀报,说是皇贵妃、荣妃、宜妃、德妃、兆佳庶妃和三阿哥都来了,正在外面等着召见。

都是高位妃嫔和皇子阿哥,且他们都是六阿哥叫过来的,不能就这么叫他们等着吧?

梁九功得到皇上首肯后,又亲自将这群贵主子们迎了了进来。

乾清宫里又是一通行礼,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康熙又叫明华和六阿哥赶紧有事说事。

明华知道,如今这情况,她这身份说不上话。这出头的事儿,还是得交给六阿哥。

六阿哥呢,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奶嬷嬷那种绵里藏针编排明华羞辱公主的话,他觉得有必要叫康熙听一听。不过这话,他自己是说不出口的,于是他点了点跟在身边的那俩太监,道:“把你们听到的话说出来,说对一句,爷赏你们十两银子。”

那俩小太监本就是六阿哥的人,他们的荣辱生死富贵,全捏在六阿哥手里,别说这会儿六阿哥许诺了赏赐,就算他什么都不给,那也得说。他们年纪还小,也就比六阿哥大了两岁,记性还好,一人一句抢着就将奶嬷嬷指桑骂槐的话给说了。

康熙听完后,整张脸都是青的。

自家的女儿竟然这样被人当傻子似得欺辱着,荣妃和兆佳氏整个人都有些摇摇欲坠了。倒是德妃,虽然不能教导九儿,但是时常将九儿都放在跟前的,奶嬷嬷便是想要弄奸,也找不着机会,所以比起另外两个,她还算是镇定的。

皇贵妃的脸色尤其难看,她心里有些恼怒,怨怪六阿哥不懂事,出了这样的事情,没经过她就直接捅到了康熙面前,落了她的面子。

她脸上有些挂不住,起身就想行礼请罪。

康熙对着她摆了摆手,道:“你坐着吧,我还不了解你?六宫那么多事儿,你都安排地井井有条的,你连朕的阿哥们都照顾的好好的,难道会和公主们过不去?若不是那群贱婢有意隐瞒,你不会不知道这事儿!小六那性子你也是知道的,他但凡有点破事,都是来求朕帮忙的,什么今儿打了这个,明儿闹了那个的,这一回他这么过来,一是恨老刁奴骂了他的小福晋,二是算他还有些手足情,来给他的姐妹们出头了,他是习惯向他阿玛告状了,不是故意下你的脸面,你也别往心里去。”

这就把脸面给圆回来了。

但其实康熙心里明白,这件事里面涉及的不仅仅是公主的教养问题,还涉及了满蒙联姻的国策。当初把常宁的女儿接进宫,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抚蒙!朝廷是想叫公主去了蒙古后,笼络住蒙古贵族,生下满蒙血脉的孩子,这么一代一代的,血脉融合了,这蒙古的贵族也是大清的自私,以后蒙古若是出了什么事情,也好控制。当然了,公主要真能像太皇太后那样,插手把持蒙古朝政,那就是烧了高香的大好事!

只不过这种事儿不能明着说出来。

可瞧瞧如今的情况,奶嬷嬷将公主们养的娇娇弱弱的,去了蒙古那地儿,她们能适应那里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吗?这叫公主端着,叫额驸像是奴才伺候主子一样伺候着,这哪个男人能受得了?公主嫁的人能是一般人吗?那不得有点身份地位?那样的人,能叫你这么拿捏,还不是得气得转身就走?这是结亲还是结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