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明华是听着系统增加功德值的声音醒来的。
自从那一日她从薛家把香菱带走,收到五十个人的功德值之后,接下来的日子,她几乎每天都收到二十至五十个人之间的功德值。
种植鲜花的时候,她就留了个心眼,没让那些鲜花变成灵植,所以他们生产的鲜花产品,里面的含量也很低微,对人体的调养也很缓慢。有缘的,长期坚持就慢慢变好了;无缘的,或是尝一尝美味就再无后续,或是与它们擦身而过,总归都是个人的缘法。
这个新年,是明华、多浑虫、多姑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四个人一起过的。虽然他们人少,但是家里的年货一样不缺。
贾家人都去祭祖了,整个宁荣街反而安静了下来。明华看着宁荣街的牌匾,心里暗暗打算,等她和帝君的亲事定下以后,他们一家就该准备着搬家,离开这里了。
年初四的时候,赖大家的来了一辆马车,请明华过去说话。明华正想着怎么把帝君打探到的消息送出去,这机会就主动上门了,她焉有不用之礼?
她带着丫鬟婆子去了赖大家,坐在炕上和赖大家的说笑了半天。这赖大家的总是想打探她那个庄子的事情:“姑娘真是能干,当初老太太就赏了两百两银子,你就置办下了这么大的产业。我听说你们一家庄子、铺子、院子都有了,也不知姑娘这是打哪里买的产业,也给我们介绍介绍,好叫我们跟着发一点财。”
明华早就知道会有人来打主意,她却偏偏不应茬,掩唇笑了笑,转头说起了另一件事:“您家里有这么大的院子,不已经发财了吗,我这点子东西,怎能入您的法眼?说起来,我这有一桩趣事,您要不要听一听?”
赖大家的格外能沉住气,不再问那些事,而是微笑着问道:“自然是想听一听的。”
明华便笑着道:“常来我们庄子上买花的,有一户姓宁的人家。这家人的父亲早逝,留下了母亲和两个儿子。孤儿寡母的,该怎么过日子呢?这家的大儿子就去经商,也是他有能耐,居然叫他赚了大钱,还给家里添置了各种产业,把弟弟供成了一个官老爷。这日子过得好了,兄弟两个便都娶了亲,谁知娶了亲后,家里便开始鸡飞狗跳了。这母亲把两个孩子拉拔大了,性子是极要强的,便把着家里的管家权不放手。这大儿媳在婆家的时候,也是能把三个弟弟带成官老爷的能干人,还有这小儿媳,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心高气傲,哪里能服她们?三个女人一场戏,那是天天你来我往地闹腾,相互间的感情就这么闹腾没了。前年的时候,这户人家的大儿媳因着生病,留下两个孩子一命呜呼了。这家老太太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就给两个儿子分了家。分家后,宁大老爷得续弦啊。可这家的人都心有余悸,不敢再找性子要强的媳妇,便想寻那通情达理的、读过书识过字且秉性柔顺,能好生照料原配留下的孩子的女子,说是愿意出十万两聘银。可除了官宦人家的小姐,读书识字的实在是太少了。官家小姐哪里能因为银子嫁给他这么个商户,他们家这会儿还在悬银寻亲呢。您说好笑不好笑?”
赖大家的原先还想追问她家产的事情,听了这桩事后,反而对这桩事上了心。
这贾家如今是个什么状况,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吗?大老爷为了五千两银子,差点把二姑娘都给卖了,若是有十万两银子的聘礼,他哪里会管什么官商之别。
她在这中间跑一跑,润手银子还是小事,这把事情给办成的脸面,却是大事。
明华见她越想越入神,唇边挂起了一抹笑。她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轻声唤道:“赖嬷嬷?赖嬷嬷?”
“嗯?”赖大家的回过了神,忙道:“唉,这年纪大了,精神就有些不济了,姑娘别介意。”
明华笑道:“既然这么着,那我便先回去了,嬷嬷好生歇着。”
离开赖家后,明华便叫人盯着那家。没过多久,便有小丫头来禀报:“那赖大家的嬷嬷,亲自去了贾府。”
明华仍让人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