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 81 章

一听和自家艺人有关系,李贤因下意识的回问了一句“谁?”

然而主动提起这茬的周德易却是笑了笑,“心理诊疗方面的工作者是不能向他人透露病患信息的,具体是谁可不能说。”

看着对方的笑脸,李贤因差点没把无语直接表现在脸上,不能说你提这件事儿干嘛?!

挑起别人的兴趣之后又摆出一副我不告诉你的模样,确定这是保护病人而不是刻意挑起兴趣让他自己想办法去查?

在这一刻,李贤因对此人的专业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甚至还觉得对方的名字取得太形象了,因为框到他而露出笑容的模样,确实很“德易”。

但不得不说,这个话题切入点选的不错,如果是其他更温和的话语,打定了主意随便敷衍的李贤因一定不会给予自己的真实反应,也不会对这个心理医生产生多大的兴趣,也许今天晚上的谈话就会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盯着对面的人看了一会儿之后,李贤因问道“原来医护人员也可以随意的激怒病人吗?”他还算委婉,没直接说周德易像是在耍人玩。

面对质疑的当事人却没有半分心虚,只是脸上的笑容多少减弱了一些,“心理疾病有非常多种类,每一大类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更何况每个人患病原因天差地别,我想李先生你自己也清楚,你真的需要一个只会给你开药外加闲聊的咨询师吗?”

平心而论,对于心理严重不健康的病患来说,心理咨询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等会导致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的病症,就算只是闲聊,好的医生也有办法以此为治疗手段,让病人的状况得到控制。

但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周德易就可以确定,李贤因并不喜欢这种柔和的语言引导式治疗。

尽管对方的不耐烦隐藏的很好,别说其他人,就是身为母亲的金女士也没有察觉到太多,你要让他说,周德易也说不出具体哪儿不对劲,但这么多年的治疗经验告诉他,这个小伙子非常抗拒传统治疗,抗拒到随时在想着跑路的那种。

从医院转出的病历来看,这种抗拒治疗的状况一直都有,只是时轻时重,李贤因当时的主治医师很明确的在病历中表示,出院之前他的抗拒症状已经减轻至极微弱状态,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结论很明显与现实不符,而能让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周德易当然就会怀疑李贤因当时出于逃避治疗的目的而进行了一些表面的哄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