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兼顾了防守和空间的阵容。
格兰杰为步行者的外线带来了米勒般的投篮点,托马斯就像谢候身边的巴尼亚尼。单论三分,他可能不如巴尼亚尼,如果把防守和篮板一起算上的话,托马斯强于巴尼亚尼。
他明明还有打主力的实力,为了冠军甘心打替补,和格兰杰一起撑起了步行者的第二阵。
诺维茨基上来就强打。
右侧油漆区外,背身拿球,侧脸看了下禁区的布置。他发现福斯特的站位靠外,禁区有充足的空间让他进攻,索性就不做多余的动作,转身面筐,身体甩过托马斯,大两步起来后左手持球砸进了托马斯头顶的篮筐。
防守失位,高度还不足,这一球是典型的高举高打。
34比39
“给丹尼做个掩护。”谢候把球给托马斯时说。
托马斯发球后跑向前场,发声提醒格兰杰注意他的动作。
格兰杰随时等着接球投篮,听到托马斯要他准备好跑位接球,他便知道这是谢候的意思。
结合托马斯的站位,他能在什么位置做掩护?
谢候运球到前场,托马斯的掩护,正好对准右侧四十五度角,格兰杰跑过位置,他的身体卡掉身后的追防者。
谢候迅速出球,格兰杰接球后拔起三分。
小牛有协防,干扰也不小,只是没能在格兰杰拔起后同步跳起来干扰。
格兰杰比米勒更高,更壮,运动能力也更好一些,这些特质给予了他更强的抗压能力,对方连跳都不跳,对他造成的干扰可想而知。
唰!
42比34
“丹尼已经得到12分,简直势不可挡!”
“他就像自主进攻能力更强的雷吉·米勒!”
两个老头喜新厌旧的评价是否合适,不重要了,格兰杰的投篮让全场观众都莫名激动,球场的氛围从他的手感蔓延开来。
小牛的反击,也选择三分。
德文·哈里斯突破分球曾在之前和格兰杰对轰的斯塔克豪斯。
老将的进攻最重一个稳字,斯塔克豪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媒体面前叫板飞人的愣头青。
阿泰斯特的防守让他没办法出手,便叫挡拆,得到空位才急停出手。
也是三分,但手感不好,投篮不进。
诺维茨基连续点篮板。
福斯特和托马斯都在篮下,四五只手臂同时升起。
诺维茨基的身体条件不算优越,没卡住抢篮板的话,身体素质就成了短板。这么多只手同时举起,就算预判了得,有从众人头上抓住篮板的力量,也无法有所作为。
篮球被德国人反复点起。
他想像当年的罗德曼一样连续将篮板球点起,但每次篮板落下时,落点都会更有利于自己。
可惜他错会了当年的罗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