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法国院线(4000+章节,求订阅~)

因而他们把经营的赌注押在观众的好奇心和发现新人才上,对商业院线的操作方式有意识地采取抵制。

艺术影院的观众群体也颇具特色,他们并非受广告所左右的时髦影迷,而是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这类观众的年龄因具体影片的不同而有异,但通常以读《世界报》、《新观察》杂志和《电影手册》的知识分子或大学生居多。

这些观众之所以看重艺术影院,95%是因为影片选目,而几乎根本不在乎影院设施的舒适程度。以电影艺术为共同志趣的群族的存在,形成了法国“艺术电影”的生存土壤,一种法国特有的以质量为宗旨的艺术院线系统便脱颖而出。

不仅如此,法国政府对于本土的文艺电影也是非常支持,在法国城市中的文艺影院的数量按照当地居民的数量,规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居民越多的城市,所占比例也就越高。

同时每年还有一定数目的资金支持,作为国家补贴机制。

正是因为得益于这种充分体现国家文化政策意愿的“艺术院线”扶持政策,才使被世界各国电影爱好者看好的法国电影能够于美国好莱坞的强势攻击下受到保护,得以苟延残喘,并不时有所创新发展。

显然,如果没有“艺术影院”,像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奥松这样的法国导演也许根本得不到如今这么显赫的成就和名声,法国观众也许更无机会发现欣赏伍迪艾伦这样的“好莱坞另类”。

“卡米茨先生,你好,很荣幸能够认识你!”吴见夜笑道。

“吴导实在是太客气了,我本人对吴导也是非常喜欢的,之前你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已经让我惊艳了,只是可惜当时没有机会与吴导直接交谈,实在是遗憾!”马丁卡米茨面带微笑的与吴见夜握手道。

“这次见到也不迟!”吴见夜笑道。

说道《大红灯笼高高挂》,吴见夜到是有些好奇,坎城电影节都已经开始了,他竟然还一直没有看到哈维韦恩斯坦,按理说这个人应该是不会放弃坎城电影节的。

三人找了一家咖啡馆,坐了下来,而马丁卡米茨也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提出来想要购买《末代皇帝》在法国的放映权。

不过可惜的是.......

“卡米茨先生,我本人非常感谢你能够欣赏《末代皇帝》这部电影,但是恕我抱歉,现在电影节还没有结束,我并不想提前讨论《末代皇帝》放映权的问题!”

欧洲市场,艺术院线与商业院线,向来是分的十分清楚的,如果《末代皇帝》在mk2上映的话,那么基本上也就直接和欧洲的商业院线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