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刘胡大败,他不得不丢下所有粮食和武器,惨兮兮地逃回本部,并全军后撤,彻底放弃了赭圻前沿阵地。
沈浪亲自指挥的这场经典的“围点打援”之战至关重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场战争胜负的走向……
于是,沈浪打跑刘胡之后继续围攻赭圻,赭圻城中的薛常宝见求援无望,而城中粮草已然耗尽,他愈加惶恐,只好开城突围。
而沈浪却巴不得薛常宝铤而走险,开城突围,与他的数万大军在赭圻城外决一死战。道理很简单,如果薛常宝让他的将士们躲在坚固的城墙上居高临下,往城下扔石头、木墩子、射箭什么的,沈浪的兵马肯定会损失惨重。
薛常宝就好像一只王八,被沈浪堵在了乌龟壳里,虽然一时很安全,但是吃不得、喝不得,他一旦饿极了早晚会探出头来,而沈浪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结果可想而知……
泰始二年四月,沈浪攻克赭圻,纳降数千人,薛常宝战死。
同月,萧瑾言相继攻克吴郡、义兴、吴兴等郡,生擒孔觊、孔。
五月,成林、应龙的西征军势如破竹,攻克寿阳,迫使豫州刺史董元嗣投降。
六月,萧瑾言率军进攻梁州,梁州刺史邹礼惧怕萧瑾言威名,不战而降。
七月,为了挽回颓势,刘戎加封袁祯为大都督征讨诸军事,率楼船千艘,精兵五万,进入鹊尾,拥众以待。
同月,季良辰、南风率领八万兵马与袁祯、刘胡、陶亮等人对峙于浓湖,在此展开决战。
袁帧本来就是刘戎身边的谋士,根本就不懂行军打仗和排兵布阵,他在军营当中每天连铠甲都不穿,也从来不和将士们研讨军情,只会吟诗作赋。再加上袁帧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自视甚高,刘胡每次来找他探讨战场情况,他都爱答不理,敷衍了事,气得刘胡直咬牙。
袁帧和刘胡二人一文一武,却不在前线紧密合作,还互相不服气,两位前、后主帅之间关系闹得非常恶劣。反观建康军一方,虽然南风有勇无谋,但是季良辰很有谋。于是,季良辰负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南风负责排兵布阵,率领将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两人的才能正好互补,配合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