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好一脸为难,”老夫人,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我做的云吞能跟唐师傅做的比?“
“也对,那就做点面条吧,我凑合着吃。”
阿好:“……”
……
距离那天陆之延带着家人到店里吃饭已经过去好几天。
许文沁已经回到学校去,店里的生意实在太好,唐国华不想唐振华和唐娇娇天天呆在店里,雇了一对外地来的夫妻做临时工。
这对夫妻十分勤快,手脚利索,几乎包揽了店里的重活累活,原本在店里帮忙的两个本地人只需要负责楼面和上菜,老爷子和老太太轮流过来当收银员,这样勉强忙得过来。
这里补充说一下许文湛,开店最初许文沁找过他几次,让他到店里来帮忙,他再三拒绝。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做了生鲜买卖,当时刚刚起步,他没有跟许文沁说明。
直到上了轨道,他才主动找到许文沁,如今唐国华店里用到的生鲜食品几乎都是他在供应。
有了他每天拉最新鲜的各种猪牛羊鱼肉过来,唐国华省心不少。
唐国华触类旁通,又在批发市场联系好一家品质较好,种类齐全的商贩,跟他签好协议,让他每天一早拉新鲜的时令蔬菜过来。
这样一来,大冷的冬天,他足不出户就能搞定店里绝大部分的采买,省不少事。
唐振华踏上回清河县列车这一天,陆之延带着唐娇娇去看望洛老爷子。
这位七十年代之前叱咤s市商界的传奇人物,在那场运动到来之前已经全身而退,淡出s市人们的视线多年,但没有人会忘记那个属于他的风云时代。
提起s市洛家,老一辈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丰功伟绩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
真要追溯陆之延在经济学上的启蒙老师,非这位老者莫属,否则百年军政世家的陆家培养不出陆之延这样的经济触觉。
至于这对忘年之交之间的因缘际会,暂且不表。
可以说,陆之延对自己的爷爷有多尊重,就对这位洛家老爷子有多尊重。
s市东南角一隅,椰林树影,碧海蓝天。
洛家老爷子这座宅子真的应了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五层坐拥一百八十度大海景的小洋楼远离喧嚣的人群,坐在轮椅上的洛家老爷子娴熟地摆弄着功夫茶具,鹤发童颜的脸带着温和慈祥的笑,亲自给两位后生冲茶。
陆之延和唐娇娇起身双手接过,连声道谢。
老爷子脸上的笑越发慈祥。
“之延眼光不错,娇娇也是个有福气的姑娘,我们家小伙子不错,都是好孩子。”
唐娇娇甜甜地笑,”洛爷爷过奖了。“
陆之延问:“您最近身体好吗?”
“好好好,就是这冬天一来,这腿就不利索,等天气暖和就没事啦。”
陆之延挪了把椅子走到他跟前,再自然不过,手法娴熟帮他按摩双腿。
老爷子一脸欣慰,乐呵呵对唐娇娇说:“这小子从小聪明,别看他不爱说话,可学东西特别快,很多东西看一眼就会,小时候看着理疗师帮我按腿,他一声不吭在边上看一两次,手法就记住了,到长大了还能时不时给我来两下。”
唐娇娇其实并不知道陆之延跟老人家的渊源,他只说带她去见以为对他很重要的老者。
从陆之延的态度上来看,眼前的老人家跟亲爷爷不逞多让。
“行了,老胡刚刚帮我按过,坐回去陪娇娇。“
陆之延最后帮他松几下,才坐回唐娇娇身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