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特别是有了自己的两个娃娃之后,她的确分不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娘家了,有时候看到弟弟妹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也只装作看不见。
没办法,她自己都是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
上次回家,她看到徐红强和徐桂香因为长得快,衣服裤子都断了一截子。
还有二妹徐桂芳,身上的棉袄不算厚不说,还是她以前穿旧的,袄面子都磨的起毛了不说,那棉花早都板结在一起了吧,想必穿着并不暖和,他们学校还在半山坡上,整日里坐在教室里学习,那得多冷啊!
想到此,徐桂红躺不住了。
她揣上一把毛票出门了。
并没去镇上的百货商店,那里的棉花和布料都有,特别是布料,各种花色十分齐全,可惜她手里没有布票,人家一个布丝也不会卖给她。
徐桂红先去了胡四徳家里,傻小子胡天天也不嫌冷,正在院子里拍皮球玩儿,看到她手里的烧饼,流着口水笑了。
徐桂红将两个烧饼递给他,胡婶子听到动静出来了,赶紧招呼徐桂红进屋。
胡家村之所以富裕,除了离镇子上近,村里人口少土地多,还有一个原因,这两年村里不少人家都种了棉花。
皮棉收购价很高不说,自家留上一部分,或者弹了做棉袄棉被,或者纺成线织布,都是十分实惠的,不但省了买布票的钱,粗布坯染上各种不同的颜色,也十分受城里人的欢迎。
别的不说粗布做床单就十分好用。
胡婶子十分热心,领着徐桂红去了相熟的人家,弹好的棉花三毛钱一斤,染成青色的粗棉布因为布幅窄,一尺也是三毛钱。
徐桂芳个子窜得很高了,做一身儿棉衣棉裤怎么也得十尺布了,棉花也得用三斤,太少了不暖和,太多了臃肿,女孩子穿上不好看。
徐桂红咬咬牙,买了十斤棉花,二十尺布,白绕了人家半个线穗子,这些一共花了九块钱,足够给三个弟弟妹妹一人做一身儿棉衣裳了。
回到赁来的院子里,徐红利刚刚睡醒起来了,正准备和面打烧饼呢,看到姐姐从外面背了一个大麻袋进来了,好奇地问,“大姐这是拿的什么?”
徐桂红笑笑,说道,“红利,我看你的棉袄还算结实,就没张罗给你买,这是十斤棉花和二十尺棉布,我给桂芳红强桂香他们仨一人做一身儿棉衣!”
徐红利怕她累着,说道,“是啊,我不用!干活儿不能穿厚衣裳,我这还经常出汗呢!大姐你要不要缓缓再做,你看从大前天来了,你一会儿工夫也没闲着!”
徐桂红进屋将东西放下,从厢房找出两个空麻袋铺在地上,上面又铺上包袱皮,将棉花棉布都放在上面,打开去哪里都带着的针线盒,开始缝衣服了。
她一边将棉布剪开,一边说,“这算什么活呀,缝缝补补的,就当歇着了,你放心吧,用不用我帮你和面?”
徐红利摆摆手,自己去屋里忙活了。
等两点钟面发好,徐桂红已经将棉袄剪裁出来了,还缝好了一只袖子,她计划等傍晚卖完包子,她晚上熬个夜先把徐桂芳的棉衣做好,等明天一早卖完了包子,就把新棉衣给二妹送去!
徐桂芳的确冻得够呛,教室里不但不生炉子,因为人多要及时通风,早上打扫卫生的时候要开着窗子,晚上放学后也要开着窗子,总之,屋里一点热乎气都没有。
班里冻得哆哆嗦嗦的同学也不光是她自己,这年头棉花和布料比粮食金贵,特别是棉花,供应特别紧张,有票都不一定能买到。
他们凤仪村前两年也有试着种棉花,但山里的地土层太薄,而且阳光日照都不行,棉花产量很低,一亩地才出了二十斤棉花,除了种子和农药的钱,生产队还赔钱了,从那以后再没种了。
赵青青和她一样,也是穿着薄薄的棉袄,在教室做一会儿卷子,就站起来使劲儿搓搓手跺跺脚。
因为除了少部分家在镇上的同学,大家都挨冻,所以也就不当一回事儿了。
最近两天班里的气氛比较紧张,毕竟下周一又要月考了,听说这次不是学校出题,而且县里统一试卷,估计难度要更高了。
徐桂芳和赵青青是同桌,李娜和韩玉梅是同桌,徐桂芳的正前方是韩玉梅,前面说过,韩玉梅的叔叔是千山镇的镇长,她上学为的就是混个高中毕业证好安排工作,因此,她学习态度十分s,喜欢的科目,愿意学的时候,就看上一会儿书,其余的时间,即便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她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样的韩玉梅,谁都不会和她交流学习上的事儿,以前赵青青有不会的题,都是习惯和李娜讨论的,因为两人成绩相差的不远,不会有其中一个人觉得这题目好简单对方好傻这种情况发生。
但李娜最近敏锐的发现,赵青青不怎么向她请教题目了,即使有不会的题,也会直接问徐桂芳,有时候她也会听上一耳朵,在她看来都不是太简单的题目。
她骤然生出一种危机感。
李娜偷偷耍了个小心眼,她从县中表哥那里借到的数学卷子一共有两套,其中一套是她们三人都做过了的,还有一套她自己也还没有做,她找出数学卷子,请同桌韩玉梅帮着抄了一式三份。
这种不动脑筋的事情,韩玉梅是很乐意做的,而且也不是白抄,李娜答应送给她一包饼干作为酬劳。
这天中午,徐桂芳和赵青青在教室吃过午饭,正准备各自埋头用功,李娜扭过头,手里握着两份卷子,脸上挂着调皮的笑容,说道,“桂芳,青青,咱们三个做一下这个卷子怎么样?
李娜为了节约时间,中午也在食堂吃饭了。
徐桂芳无所谓,若是以前,赵青青也许会胆怯,毕竟她是三人当中学习最差的一个,但现在不一样了,下周就月考了,说实话她毫不惧怕,还有点跃跃欲试呢。自然就同意了。
李娜特意借了妈妈的手表掐时间,约定好一个半小时就停笔了。
徐桂芳做的很轻松,最后一道题目也做出来了。
赵青青则没那么轻松了,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下面徘徊,十次考试大约只有三四次及格,这种情况下做县中的卷子当然有些吃力。
不过,徐桂芳跟她说过,做题最重要的是不要紧张,而且即使没有把握,前面的选择题也尽量不要空着后做,因为人第一印象往往是对的,坐到后面反而犹豫了,还有一种可能,若是后面做的不顺利,前面的有可能会被漏掉了。
赵青青将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都做完了,后面的应用题对她来说很难,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她后面的两道大题还么来及做。
她匆忙扫了一下题目,即使有时间,估计也做不出来,也就释然了。
李娜因为心里有负担,做的特别认真同时也特别纠结,一个答案往往涂改好几回,最后时间到了,后面的两道大题同样也没做。
李娜心里慌慌的,咬着嘴唇扫了徐桂芳的卷子一眼,对同桌说道,”玉梅,把答案给我吧!“
她表哥虽然在县中上学,成绩并不好,送给她卷子的同时图省事,还给了她标准答案。不过这一套卷子因为李娜还没做,自然没看答案,今天早上她一来就把答案一同交给韩玉梅了。
韩玉梅收收桌面上的瓜子壳,将小心放在书包夹层的答案纸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