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至于成盒的卷烟,最便宜的也要一毛多钱一盒,他当然不舍得买。

徐红利跳下床喝了一大碗水感觉好点了,大概已经中午了,他肚子有些饿了,将箩筐里剩下的烧饼热了热,吃了四个,便开始和面继续打烧饼了。

艰苦的日子过惯了,即便是徐桂芳买的一挂猪肝还有好多,他也不肯切开来吃。

徐忠民背着半袋子面赶到小木屋的时候,徐桂芳早吃完晚饭回学校了,徐红利也封上炭炉,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有人敲门的时候还吓了他一大跳。

白天在地里劳动了一天,这又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徐忠民累坏了,他站在门外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儿,用手抹了一把汗,说道,“红利,那我走了啊!”

徐红利点了点头。

他打着手电,将面粉拎进屋里,再看时父亲已经不见影子了。

四周一片漆黑,但胜在路还算熟,徐忠民不舍得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下走去。

第二天恰好就是冬至,老天爷不负众望,凌晨四点就开始飘飘洒洒下起雪粒子来。

徐红利搓搓手,先把碳炉子捅开烧了壶热水,他就着热水吃了昨晚剩下鸡蛋饼,然后开始和面,醒面,擀皮,烤制烧饼。

一个人从凌晨四点忙到早上七点钟,两百个烧饼总算是完工了。

他看看外面的天,雪还在下着,但雪粒子一落到地上就消失了。

这说明天还不算太冷,即便是滴水成冰的三九,难道人还能不上班,不吃饭吗?

徐红利在棉袄外头披了一块儿塑料布,挑着担子出门了。

他想的不差,五金厂一年四季都忙,但最忙的还是年底,全省的订单如雪花般飞过来,工人全部都是加班加点连轴转。

他刚在门口放下竹筐,很快就有人来买烧饼了。

五金厂有自己的食堂,价格公道菜色实惠,就是味道不怎么样,工人一般都是习惯白班中午在厂里吃,若是夜班的话,在厂里吃晚饭,除此之外,十二点还有有一次夜宵。

想吃顿可口又便宜方便的早点,也就门口的烧饼可以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