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欢听到这里,便大概知晓了缘由。
难怪近日总有官兵四处查问,态度却十分的平和,就连乡下也不放过,感情是为了找什么身归林隐中的才子。
不过这些话,李清欢是不信的。
她倒是更宁愿相信,这是某个权术大臣又在背后玩弄什么阴谋。利用人们忌惮虔诚的灵应寺,来制造出这样一段谶语。
然后再借机找一位这样的才子出来,好当做傀儡操控。
如此,既顺应民心,又得天理,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极好办法。
李清欢不由摇头。
难怪这大魏能成这个样子,当政者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还一味的推崇。也难怪被那些贪赃枉法的权术大臣玩弄于鼓掌之间,政治,祸害百姓。
沈氏见她摇头,不由劝道:“你可别不信。那皇家灵应寺是出了名的有心则灵,能让菩萨金身上显现出来的诗句,必然是不同凡响的。否则,也不会连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推崇至极。”
李清欢便笑。“既是有心则灵,那为何那么多的百姓前去祈福保佑,这大魏国依旧如此不堪?”
“嘘。”沈氏立即捂住了李清欢的嘴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可千万别再说了。否则让人听了去,你是要遭大难的。”
李清欢不可否置。她可以不信,但并不代表可以乱说。
“我知道了三婶。”
李清欢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午后拿着衣衫准备回家时,她又莫名的想到了去年替司马越做衣衫的事。
当时,虽是司马越厚着脸皮要的,但也是她心甘情愿的。
今年他虽没有回来,李清欢却想帮他也做两件,于是唤来了小二。
小二对去年做衣衫的司马越记忆深刻,所以不消一会便找出来了去年司马越做衣衫的尺寸。
李清欢又替他选了两套花色,然后交给了小二,又付了定金,表示自己过几日有空便过来取走。
沈氏看在眼里,只能是无奈摇头。遥想自己当年为嫁给穷小子李长德,又何尝不是现在的李清欢这般执着?
如此一想,沈氏反而替她放宽了心。
李清欢拿着衣衫回到家中时,天色已晚。阿桃他们刚好做好了饭菜,洗过手后,便能吃上暖胃的饭菜了。
这种日子令李清欢十分满足。
今年还算风调雨顺,李清欢家的铺子虽因时局赚不了多少银钱,但是家里自己种的稻谷和菜,也是够一家人吃饱喝足的。
人们的日子虽然过的清苦,但因去年镇上引进的番薯高产,易种植,倒也让普通百姓们能勉强度日。
晚饭吃到一半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李清欢第一个便想到了司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