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则一脸涨红。
他觉得自己这么大人了,结果还跟阿桃一样吃东西被噎住,实在太没面子了。
李清欢立即解围道:“这红薯确实噎喉,看来下回要准备些清汤才好。”
老大夫和阿桃闻言,面色却更红了。再吃时,几乎是粘着牙齿咬一小点,而且一会又喝一口水,生怕再出现方才的尴尬场景。
李清欢不得不承认,自己很不会安慰人。
午饭过后,李清欢按约将那些煮熟的香喷喷番薯端了出去。
门口早已聚集了一大堆的村民,甚至还有上河村的村民听闻消息,也纷纷赶来围观。
其实,就是想知道能不能吃,或者再顺便吃顿午饭。
阿桃看着手中香喷喷的红薯,有些不舍。
“阿姐,那些人可坏了。以前你那么帮他们,去年火烧稻田也是为了减少蝗灾的损失,实属无奈明智之举。可他们倒好,不但不感激,还总念着那件事不放。你为何还要这般好的对他们?”
李清欢听闻,笑道:“我们虽然不缺粮食和银钱,但既然在这生活,便总有与人来往的时候。他们之中确实有些可恶的,但也不全是坏的。粮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命,所以我能理解他们的愤怒。与人结好,总比与人结怨要强,你说呢?”
阿桃点点头,随后有些羞愧道:“阿姐说的很对,是我太小心眼了。亏我还跟孟夫子学了三年的书,结果还没有阿姐明事理呢!阿桃实在愧对阿姐的期望和教导。”
随后跟来的甄画听闻孟夫子三字,脚步微顿。
李清欢细心的注意到,随即岔开话题道:“我们姐妹还这般客气作甚。其实阿姐的想法也与你一样,只是想到我们日后的事,便顾不得计较这些了。”
三人将煮好的番薯全部端了出去,散发的香味立即吸引了早已等候的村民。而那些之前说李清欢坏话的人,则因不好意思靠近,所以一直保持远观状态。
有人见不得李清欢用这种办法拉拢人心,还在一旁说起了风凉话。
李清欢装作未闻。
“各位叔伯婶婶,这些便是清欢上午挖的番薯。晌午我们已经在家吃过了,味道确实不错,也没觉得有何不适。你们若是信我,便现在开始排队领取。一人一个,大人领大个的,小孩则领小个的。”
众人听闻李清欢一家人已经吃过,心头果然放心了些,又想着反正是的,便立即排起了长队。
李清欢负责发放大的番薯,阿桃则负责分发小的番薯。
一番忙碌下来,两个筛子里还剩一半。
李清欢瞧见周围还有些人群未聚集过来,心头也不着急,还不忘同样提醒那些领取番薯的村民,番薯吃起来会有点噎喉,让他们小心食用。
有些小孩闻着香味,早已忍不住回去吃。所以当即食用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含糊的大呼好吃。
大人们听闻,也尝试吃了一小口。不过这一吃便有些停不下来,一大个红薯吃下去,还有些意犹未尽。
于是脚步顿住了,想着李清欢两个筛子里还剩那么多,别人不吃,她会不会大发善心,再给他们些?
而这时,那些停驻远观的人群有些受不住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