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欢叹气,谁没有急事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屁股挪了挪,对那妇人道:“婶子,您要是不嫌弃,就和我挤一挤!”
那妇人一喜,朝李清欢感激一笑道:“那就谢谢你了,姑娘。”
妇人身材有些胖,她这一挤进来,不光是把李清欢挤的没地坐了,身边的人被挤到,顿时就有人不满的嘟囔起来。
大致是说李清欢多管闲事,怎么自己不直接让了座下去。
李清欢脸色微变,不过这事确实是她多管闲事惹的,这会子她被挤的连屁股都坐不稳,便也懒得与这些人争论了。
那妇人见此,心中不由暗想,这姑娘倒是个善良。自己都被挤的没影了,也不抱怨。
李清欢本想这一路怕是难过了,没想到那胖妇人突然找起了话题,顿时让人来了兴趣,也让众人不再抱怨起那妇人占地方的事了。
妇人说的是有关于开了年附近要开办学堂的事。
说到这事,李清欢也来了兴趣,刚好她在愁开了春后,弟妹上学的事。听妇人的意思是,有人突然捐赠银子,说是要在这附近开办一所学堂,而且去上课要交的学费也不贵。
她这一趟下乡就是为了选址的事。
这对于在坐的人来说可都是好事啊!大家自然都来了兴趣,纷纷推荐自己村的建学堂最好。
这个时代,能读书在她们眼里就是最崇高的职业,而且学费不贵的话,谁不想自己家的孩子能有机会上学,改变一辈子是农的命运?即便出不了头,还能认识些字,将来去镇上做个账房先生那也是好的,至少不用靠天吃饭食不果腹了。
李清欢对弟妹同样没有什么大的期许,送他们读书,也不过是希望他们能有识字的能力。当然,若是能有出息自然是最好的。于是这一路上几乎都是聊关于开办学堂的事情,大家之前对李清欢的怨气也顿时消散了。
那妇人耐心极好,也不介意之前这些人嫌弃她,谁问了问题,她都一一解答。
一晃,牛车便停在了镇上。
李清欢想着这时代应该没有女子求学,也怕到时候学院不收,便想着不如先问问这妇人。
“婶子,若是开办学院的话,可以收女子吗?”
“女子?”那妇人惊讶片刻,才笑问:“姑娘,你也想读私塾吗?”
此时大家都下了牛车,但还没来得及散开。听到李清欢这话,大家又来了兴趣,依旧站在原处,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在李清欢眼中十分普通的两句对话,被众人听了去,却觉得李清欢是在异想天开。先不论她有没有银子去读,都快到了嫁人的年龄,竟然还想去读私塾,这不是笑话吗?而且还是个女娃子,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都觉得李清欢不该说这话。
“李清欢,就你这样还想读私塾呢?你别让人笑话死了,不过像你这样名声尽毁的人,以后也一定没有人家上门求娶的人,去读点书倒也是可以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做个女先生呢!”说罢,李小梅便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