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东道坊外时,天色已经黑透了,但各种各样的花灯,闪烁着光芒,却是将夜色照得有如白昼,诗人云“火树银花不夜天”,当真是再应景不过的。
再往里人太多,马车根本就进不去,于是这一行人便在这里都下了车,打算步行进东道坊,这可忙坏了随行的陆晔,因来的大多是女眷,他身为唯一的男子,自然是要多方照应,这边才请了承恩侯夫人下车,正打算再去裘家的马车边献殷勤,结果一转身,就看到郑秀不知道什么时候冒了出来,正围着裘家母女转来转去,一眨眼的工夫,裘家三姐妹手里,一人被他塞了一盏花灯。
这一幕,看得陆晔嘴角都抽搐起来。
承恩侯夫人理了理身上的斗篷,抬头时正见儿子表情不对,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顿时轻笑一声,道:“怎的这样巧,荣国公竟也来了。”
再看到儿子咬牙切齿的表情,承恩侯夫人心里蓦然一跳,不会吧,难道荣国公对裘家大姑娘也……想到这里,她忙又仔细看去,却是放下了心。是她多心了,荣国公根本就没多瞧裘大姑娘一眼,站的位置远着呢,倒是离裘二姑娘有些近,低头不知在与裘二姑娘说些什么,只是手指时不时点着裘二姑娘手里的花灯,瞧着像是在怂恿裘二姑娘去看花灯。
再一看裘家三个姑娘手里的花灯,承恩侯夫人又有些哑然。裘大姑娘手里提的是一盏精巧的金鳞鱼灯,极为名贵,裘三姑娘手里提的是一盏玲珑精致的白兔灯,那兔子眼嵌的竟是红宝石,看形制,都像宫里出来的,倒是裘二姑娘手里的那盏灯,还没有点亮,瞧着像个花骨朵儿,提在手中极不起眼。不但不像宫里出来的,竟也不像这满大街的任何花灯,别致是别致了,但点不亮的花灯,提在手上,在这满大街的花灯映照下,未免也太黯然失色了。
“母亲,咱们过去吧。”
陆晔的手往身后背了背,裘大姑娘手里已经有了灯,他特意准备的花灯还怎么送得出手,那灯上的牡丹图,是他费了许多心力,精心画制的。
真是可恶。最可恶的是,凡事最怕对比,他思虑不周,只准备了一盏花灯,若是送给裘大姑娘,那两个小姨子还不得对他嘬牙花啊。
要是郑秀知道陆晔此时的想法,非得笑掉大牙,八字没一撇儿的事,陆晔居然就已经将裘二、裘三看成自己的小姨子,这脸皮,可比他还厚多了啊。
承恩侯夫人见了儿子的小动作,不由得笑了起来,道:“跟荣国公学着点,亏你还痴长几岁,心思都没人家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