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云姨娘过来露了个脸儿,按说这种场合她是不够资格出场的,但好赖是陪着苏氏一直到现在,可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还要继续跟苏氏一块儿守着寡过日子,太夫人就额外破了例,赏了她这个脸面,送了她两块不错的料子。
说话间,太夫人看了看时辰,又笑道:“咱们家的那些个小祖宗们也该下学了,让他们都过来见见姑母和表姐妹们。”
忠毅伯府有五房人,只有长房和三房是太夫人嫡出,其余几房都是庶出子,除了三房老爷因在外地为官而举家不在京中之外,其余四房都住在伯府里,其中长房有二子四女,其中一子二女是申氏亲生,便是世子苏伯勤和苏元芳、苏承芳姐妹。二房是二子二女,二子皆为黄氏亲生,二女则是庶出,四房没有女儿,四子皆为狄氏亲生,其中还有一对是双生子,很是得太夫人喜爱。五房也是二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是宁氏所生,剩下一女自然是庶出。
独不在京中的三房人丁最少,三房夫人小王氏是太夫人的内侄女,与三老爷成亲多年,膝下却仅只有一女,取名含芳,爱如珍宝。
总体而言,忠毅伯府第三代子女加在一块儿,整整十九个,算是人丁兴旺,当然,如果三房能有几个儿子,太夫人就更满意了。
世子苏伯勤在男丁中年纪最长,今年正好十四岁,五房的苏幼勤年纪最小,上个月才刚满周岁,除了苏幼勤之外,其他孩子不论男女,都过了三岁,启蒙的启蒙,进学的进学,别看忠毅伯府是武将出身,在老忠毅伯的时候,还是靠军功搏荣耀,但在现在的忠毅伯苏长英身上却拐了个弯,走上了文途,虽说袭了爵,苏长英却是从科举出身,在吏部从一个小小的八品小官做起,十几年沉浮,如今终于做到了正五品郎中,掌理考功司,位虽不高,权却极重,算是个油水极大的位置。
苏长英官场沉浮十几年,深知文官与武官的不同,且自建平侯一战打得蛮夷献贡纳降之后,天下便承平,几乎少有武官建功的时候,即使有,也只是剿匪平盗之类的小患,再想凭军功封勋,难之又难,远不如文官进晋容易,因此分外重视子孙的培养,早在八年前就费心费力建起了族学,不但供自己府里的子侄进学,也免费开放给苏氏一族及其姻亲,只要是愿意来读书的,忠毅伯府一力接收,而且对自家子侄还订下了三岁启蒙,六岁就必须到族学里读书的规矩。
儿子如此,女儿也没落下,虽说女子不必精通四书五经,但也要识字明理,除此之外,女红、女德也是必修之课,苏长英很清楚,一门好的姻亲可以给家族带来多大的助力,而要结一门好的姻亲,自家女儿就必须德行出众,有值得让人夸耀之处,所以在府里还建了闺学,专门教导女红、女德,以及能够锦上添花的琴棋书画诗香茶等,原还想让何嬷嬷来教导礼仪规矩,只是太夫人不肯放人,且何嬷嬷年纪也大了,身体又不是十分的好,便只能作罢,另位请了一位教导礼仪规矩的女冠,道号栖云娘子,俗家姓宋,虽说不是从宫里出来的嬷嬷,但却也是世家之女,也曾受过宫中嬷嬷的教养,只是后来家中出了事,为了免牵连,这位宋小姐就出家做了女冠,原是在白云观里修持,只是她到底是世家出身,做不来化缘之事,为了生存,便给富贵人家做教习,渐渐做出了名声,苏长英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将她请了来。
这位栖云娘子除了教授礼仪规矩,还精于琴艺,因此也兼了琴课教习,只不过却不是人人都教,却要看来学琴课的女孩儿有没有那份天赋,不然即使是想学,她也是不屑于教授的。
话扯远了,却说除了年纪最小连路都不会走的苏幼勤,其他忠毅伯府的孩子们都到了养荣堂,原也是到了给太夫人请安的时间,孩子们一多,自然就更显得养荣堂热闹。
太夫人自然喜欢热闹,笑得合不拢嘴,道:“一个个都跟猴儿似的,只差大闹天宫了,快都过来见过你们姑母和表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