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拆除系统(2)

而且,从懂事起就有野心的他们,从小时候起,仗着他们年长,就已经开始拉拢自己的皇弟皇妹,摆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让这些皇弟皇妹们站在自己的阵营里。

再加上他们母族在外面的运作,所以,待他们长大之后,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拥护者,暗中为他们效力。

两个派系斗得可谓是不可开交,都想要做出更多的功绩,获得更大被立为储君的机会,同时也在想着,如何让对方犯错,将对方拉下马,再无继承皇位的可能。

那几年的朝廷,也还真的是挺热闹的。

那个时候,哪里有这位九皇子的身影?

这位九皇子的出生并没有问题,只是身份地位都不高,根本没有半点可利用的价值,再加上这位九皇子不与他们过多的接触,自然也就被他们给忽略过去了。

可是谁能想到,在他们为了储君之位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位山水不显的九皇子,已经牢牢的抱紧了老皇帝的大腿。

他们这些站队的群臣们,也有些忘记了,在帝王的眼里,结党营私乃是大忌。

虽然老皇帝好色,但却并不糊涂,所以他们心里打着什么算盘,他可是在清楚不过的了,只不过一直坐山观虎斗而已,直到他们两败俱伤,才出手清理他们。

他们相互插向对方的刀,却是在间接的帮助了老皇帝处理他们,而他们却在为除掉了对方的得力大将而沾沾自喜着,简直是愚不可及。

等到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倒了台,其他皇子都扶不上墙,大多群臣也都重新洗牌,老皇帝也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他才把这个九皇子给推了出来。

老皇帝告诉群臣,这位九皇子乃是上天受命,在他出生之时,他便金龙入梦。

在九皇子出生之后,他便在暗中把这位九皇子抱了过来,平日得空之时,都在亲自教导他。

而让他十分欣慰的是,自己的这位儿子不愧是被上天选中的孩子,天生就要比其他皇子聪慧,不仅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能将书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并且活用。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皇帝的那张脸上,还不由流露出了为人父的骄傲,就好似是在为自己培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感到骄傲一样。

单是这份父爱,都是其他皇子所不及的。

这下,群臣震惊。

他们和老皇帝不同,他们并不觉得这位九皇子有出众之处,在老皇帝要将这位九皇子力为太子的时候,自然是有不少的臣下,恳请老皇帝三思的。

可老皇帝还是力排众议,立了这位九皇子为太子。

在这之后,他们也才真正的见识到了,这位九皇子他那雷厉风行的本事,还有那不滥杀,但却绝对不会容情的冷硬心肠,往往都把他们这些臣下气得不行,可是又没有办法指责他什么……

在这位太子的眼里,他们并不会需要顾及的对象,更加不是需要讨好的对象,他们不过就是一群劳动力,他往哪里指,他们就往哪里跑就行了。

更可怕的是,他的安排还完全合情合理,找不出差错来,就是哪里出了问题,那也一定不会是他的错,最后受苦的也就只有那些犯错的官员。

老皇帝对他选的太子很满意,可对于在这位太子手下干活的群臣,就有些叫苦不迭了。

他们想要为这些太子找些事干,同时也想要多少牵制住这位太子,让这位太子有软肋在。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们想到的办法那就是往太子的东宫添人。

纳妃。

可是,当他们提议的时候,这个决策很快就被驳回了,并且被这位太子一带,老皇帝心思一动,最后新入宫的秀女,都进入到了老皇帝的后宫里。

老皇帝虽然身体已经不大行了,但是他有一点没有改,那就是好色,还存在那方面的。

虽然老皇帝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总归还是有心有力的……

就算再不济,放在宫里看看也总归是不错的,年轻的女人总是充满活力,让他重新体验自己年轻时候的感觉。

这让那些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到宫里的群臣又是痛心不已。

太子坐上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能当上太子妃,那也就是未来的皇后。

可是,现在成为了老皇帝的妃子,他们还不能违抗,他们养大的女儿,除了在深宫里等老皇帝死去,还有什么办法?

最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太子连一个贴己人都没有,老皇帝也一点都着急,甚至还嫌他们事多。

这让他们这些群臣有些无奈了。

好不容易等到老皇帝死去,新皇登基,他们又试图让他们的这位新皇娶妻。

这位新皇十分过分的表示,自己不爱女人。

不爱女人?这是什么意思?男人吗?这怎么行?

这样的话,以后皇位由谁继承?他们又怎么往后宫里塞人?

可是当他们发出这样的声音时,他们发现,他们要干的活更多了,还有几个抗议声更大的臣子,被这位新皇委以重任,派到了其他的地方去,没有个三四个月都回不来。

更惨的是,有几个惧内的官员,他们被新皇送了几位美人,引得他们家里的母老虎暴跳如雷,从此便过上了鸡飞狗跳的日子。

日子久了,这位新皇的身边还没有一个人,女人没有,男人更没有,他们都开始在私下里猜测起,这位新皇是不是有什么隐疾,不能人道。

这可救愁坏他们这些大臣了,作为一名皇帝,子嗣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可上至国本的。

可是被这位新皇整得不行的群臣们,每次他们隐晦的想要提及,让他们这位新皇不要讳疾忌医时,都被他们的这位新皇给糊弄了过去。

事后,他们甚至庆幸,这位新皇没有因为他们质疑他那方面的问题,而发难他们。

这让他们感觉,他们这真的是受虐怕了,连这样重要的问题,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质问,还要看新皇的脸色行事。

很显然,他们臣子与帝王的相处模式,从一开始就已经固定了下来,而他们却无力改变。

这位新皇还是皇子的时候,他们奈何不了他,这位新皇如今成为了皇帝,他们又如何能够强行的左右他?

做人,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人物的比较好……

这是血泪的教训。

渐渐的,他们这些不得不重新掌握察言观色这个本领的群臣,都尽量的顺着这位新皇的心意来……

谁让这位新皇是他们的主呢?

如今他们见着这位新皇扶上了自己的额头,猜测着这位新皇可能是龙体欠佳。

于是,立马有大臣站了出来,对着这位新皇道:“陛下,可是身体不适?”

新皇轻点了下头。

新皇身边伺候的太监赶紧退了出去,去宣太医了。

几位大臣相视了一眼,对着新皇道:“陛下,保重龙体!”

新皇摆了摆手,“今天就到这里,你们下去吧。”

几位大臣这才告退。

在这个殿中的皇帝赵裕行,他靠在了椅背上,闭上了自己的眼,眉头微蹙着。

因为这份不适感来得有点突然,让他感觉总有哪里说不出的奇怪……

太医来得很快,一到之后,向皇帝请安之后,就立刻为皇帝看起了病。

只是,把着皇帝脉搏的太医开始询问起了赵裕行的症状,赵裕行一一回答了之后,太医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

赵裕行见着,问道:“朕的身体如何?”

太医抬眼,望向了赵裕行,一副难言的模样。

太医的这个神色,让赵裕行身边的总管太监苏盛不由担心了起来,“高太医,陛下这是得了什么病?”

高太医沉默着,眉头更为的紧锁了,就好似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一样。

赵裕行看着这位高太医,问:“你如实说就行。”

高太医收回了手:“从陛下的脉象看,陛下的身体无碍。”

苏盛立刻大喝:“荒谬!难道陛下的身体不舒服还是骗你的不成?!”

高太医立刻起身,后退了几步,跪在了地上。

赵裕行看了眼苏盛,苏盛才收敛,退回到赵裕行的身后。

赵裕行看向了高太医:“你是说,朕的脉象正常。”

高太医埋着头:“是的,陛下。”

赵裕行看向了自己身边的苏盛:“去,再在太医院里叫一名太医过来。”

苏盛领命,立马就去太医院宣别的太医了。

新的太医进入到大殿内之后,一眼就见到了那跪在地上的高太医,然后他则在皇帝的命令的下,为皇帝看起了病。

可是,他的诊断也和高太医一样,无论是从赵裕行的气色上,还是从赵裕行的脉搏上,都很健康,按理说,应该不会出现赵裕行所描述的那些症状才对。

他们倒是可以给赵裕行开药,可是不对症,又哪里能够治得好?

至少,在针对赵裕行所描述的病症开药之前,他们也得把他们探脉的结果如实告知才行,再让这位皇帝定夺。

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这位皇帝,怕苦。

从小就怕,到现在也怕,如果一剂药下去见不到效果的话,只怕是要问责他们。

这也是他们不敢给赵裕行的胡乱开药的原因。

毕竟,是要三分毒,没有病吃什么药?

特别还是一个观其脉象壮得如一头牛的人。

很少有皇帝的身上能够像赵裕行这样好的,但赵裕行的身体就是这么好。

他们觉得,这完全归功于他们的这位皇帝早睡早起,无忧无虑的原因。

不像其他的皇帝,国事压身,明明身为皇帝,却总是被朝臣们气得不轻,顾全大局。

不仅如此,其他的皇帝还要肩负着撒播龙种的重任。

虽然看似众享齐人之福,但是过度了也是不好的,可是美人在怀,想要把持住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就难免的稍微过度。

久而久之,对身体自然难免会有影响。

所以,这位从各方面来看,都应该是生龙活虎的皇帝,真要让他们开药的话,他们还得仔细掂量着。

这位太医已经在思考,如果真的要给这位新皇开药的话,应该抓那几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