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备军不同的是,在粮食方面,昌霸这里远比刘备要好得多。
在第三次徐州会战的时候,昌霸所部当时驻守的开阳县尽管无端受到曹军大将夏侯渊进攻,而导致其在此战中一下子损失了数千精锐,但是,除了这一次以外,受金珏的影响,从建安元年开始,被泰山军完全控制的琅琊郡便再也没有遭受到刘备军或者袁谭军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进攻,故此,昌霸所控制的琅琊郡南部地区内的所有普通百姓在这种和平的氛围之下,为他积攒下了数量非常可观的粮食。
之所以说是受到了金珏的影响,一方面,金珏当初在被后世称为非常著名的‘马车之对’中,给刘备提出如何正确处理和对待一直以青徐兖三州交界地为自己势力范围,且始终都保持着首鼠两端态度的泰山军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一个,就是不要出兵与泰山军争夺琅琊郡的控制权。
固然,那个时候,在金珏的劝说之下,吕布最终改变了他自己的想法,选择继续与刘备联合,一同成功地在广陵郡击败了袁术的大军。
若是那个时候,刘备军携大胜之势,立即出兵与泰山军争夺琅琊郡,以补全刘备这个徐州刺史原本应该控制的完全版图的徐州刺史部,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就此狠狠地得罪了泰山军,将原本一直都会持中立态度的泰山军全部推到曹操的怀抱中去。
而且,在历史上,那些为曹操效力过的将领当中,臧霸是一个严重被低估了能力和他所取得战果的将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没有给予臧霸一兵一卒的支援的情况之下,臧霸凭借着他和其他头目积攒下来的实力,不但击败了青州刺史袁谭,而且,居然还有能力反攻进入到冀州东部境内,真得是牵制了一部分袁绍军。
这样的人,一旦将之硬逼到敌人的阵营,真得是得不偿失。
更何况,金珏说得很明白,曹操此次利用汉献帝所施展的驱虎吞狼之计虽然被乱入的金珏破坏掉了,但是,夺取徐州,灭掉刘备军,是曹操最想要干,同时,同时也是他最有希望做到的一件事。
环顾当时曹军控制区域周边各个势力的硬实力,很显然,就算是只占据着半个南阳郡的张绣在军事方面的硬实力都要比刘备军强。
这种大环境之下,携大胜袁术的气势,花大力气稳固住现有地盘,才是当时刘备真正要做的。
如何守住现有的地盘,才是当时刘备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更何况,作为穿越者的金珏心里面非常清楚,泰山军从他出现的那一天起,虽然一直都是以臧霸为首,但是,几个头目说到底也只是利益联合体而已,出了吴敦和尹礼之外,孙康孙观兄弟,昌霸,这三个头目,心里面都有他们各自的小九九。
相比于昌霸,孙康和孙观,尤其是孙观,过早地表现出他自己在选择投向哪一个势力的倾向,实际上对整个给泰山军而言是非常有害的。
第二个,就是教给了刘备如何分化泰山郡这个利益团体的方法。
很简单,就是尽可能明着一直拉拢,甚至是讨好昌霸一个人。
在泰山军诸多头目当中,昌霸无疑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这种人无论做任何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只是他个人的利益而已,但是,也正因为他是这种性格的人,才是最容易被外部势力操控的人。
能够半独立于其他周边势力的时候,昌霸是整个泰山军几个头目当中,除了臧霸之外,唯一一个不会很快表现出自己倾向的头目。
这就与孙康孙观兄弟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刘备通过金珏,以及之后屡次派使者到开阳县与昌霸交往之后,这才逐步看明白了昌霸这个人的性格,但是,曹操,或者说夏侯渊并不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在第三次徐州会战之中,擅长打奇袭战的夏侯渊,在进入到琅琊郡境内的时候,不去管昌霸驻守的开阳县,而是率军向南直击东海郡的话,那么,此次会战最终的走向,就连金珏都说不好。
最坏的结果,就是刘备军在此次会战之后,不但会丢掉整个东海郡,而且,就连下邳国境内一半甚至是以上的屯田都会被夏侯渊部给破坏掉。
在整个三国历史长河之中显现个人军事风格的武将当中,夏侯渊是唯一一个能够用步兵打出骑兵风格的将领。
这一风格,就算是金珏在初进入到益州中部地区之后,立即选择实施的蛙跳战术,也远远无法与之想比。
而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刘备能够正确的使用他手下的将领,组织好兵力,在东海郡境内形成足够有效的防御阵线,用牺牲整个东海郡的方式,层层设防,最终在东海郡南部,甚至是下邳国北部,成功挡住夏侯渊部的奇袭进攻。
在当时的刘备军中,能够完成这个方案的将领,并不少,陈到,赵云,鲁肃,徐庶或者刘备,甚至刘备若是从一开始便大用金侯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当时的刘备正遭遇到来自曹军主力和孙策军主力两面夹击的局面,想要组织起足够的兵力,及时从淮南转战到东海郡是非常困难的。
而一旦刘备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向这一次袁绍在情急之下胡乱在冀州境内调动兵力,打断了在此之前已经部署好的防线,那么,刘备最终所要面临的局面,就是徐州和淮南地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线立刻陷入到彻底崩盘的局面。
事实上,当刘备,鲁肃和徐庶刚一接到泰山军主动让道给曹军夏侯渊部,让其进入到琅琊郡境内的军事情报的时候,经过商议,刘备都已经咬着牙下定决心,做出主动放弃东海郡全郡军民也要与曹军顽抗到底的决心了。想一点不留后患的夏侯渊却与昌霸硬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