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非常大胆的建议,就是让鲜于银在渔阳郡境内实施严格的坚壁清野之策。
破坏容易,建设难,而将城外的百姓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迁徙到就近的城池里安置就更难了,至于之后,如何让失去了粮食和其他一切财物的普通百姓安然地度过同样是即将到来的建安六年的寒冬,起码,沐笼自己暂时还没有想到。
但是,最终如何取舍的难题,又一次落入到了鲜于银这个郡太守的面前。
听,就算现在想象,未来渔阳郡的情况也非常糟糕,若是鲜于银在郡内控制的属县之内强行施行这个计策的话,不但会招致极大的骂名,而且,对于未来,他同样非常渺茫。
不听,摆在他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去年的此时,整个渔阳郡也曾经遭受过鲜卑族铁蹄的蹂躏,那一战,还仅仅只是素利部,鲜卑东部联盟当中最大的一个部落的侵袭,而今年,据阎柔送来的情报,不仅是鲜卑东部联盟可谓是倾巢而出,而且,就连以往并未对大汉朝出动过大兵团的鲜卑中部首领轲比能也同样举兵南侵了。
足可见,其志不小啊!
虽然在阎柔的情报当中,有提到,鲜卑东部联盟与轲比能之间有分开抢地盘的协议,但是,熟知鲜卑人狡诈的鲜于银却知道,即便他因为有了事先的防备,且有能力阻挡住鲜卑东部联盟对渔阳郡的侵袭,但是,他却绝对挡不住来自轲比能部的进攻。
更何况,鲜于银更明白,没有了袁绍大力支持的高幹,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草包,有这么一个邻居在,上谷郡根本就挡不住来自两个方向的夹攻。
因此,这一次,鲜于银倒是没有再犹豫不决,没有再不听沐笼提出的这个看似如同毒药一般的建议,他一边立即派出自己麾下的士兵,不但在渔阳县,而且,在其他各个属县,立即开始执行严格的坚壁清野之策,一边立即派使者到渔阳郡去,将自己的决定和沐笼提出的建议一并告知了他的大哥——做郡太守鲜于辅。
幽州刺史部境内的其他郡太守,鲜于银也只是派使者向才刚刚与之有所缓和的右北平郡张起通知了对方鲜卑人即将入侵幽州的消息,仅此而已。至于说幽州刺史袁熙和上谷郡太守高幹那里,鲜于银连派人通知都欠奉。
上谷郡太守高幹对于阎柔报送来的消息的态度,前文已经提到过了,最终,他的傲慢和对其舅舅的袁绍的极度依赖不但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上谷郡内那些没有丝毫防备的普通百姓,致使整个上谷郡从一开始,就接连丢失了下落县和涿鹿县。
若是没有张辽在没有得到吕布命令的情况下,及时出兵,成功阻吓了轲比能想要夺取潘县的企图,保全了上谷郡西部的两个县,那么,轲比能部单是在上谷郡一地,就能够一下子获得四个县的汉人百姓。
不过,接下来,不论是轲比能,还是出兵之前信心满满的鲜卑东部联盟部落的首领们,都在接下来的战事当中触了一个很大的眉头。
因为,不仅仅只是鲜于银,或者他的哥哥鲜于辅,就连控制广阳国的袁熙,也在得到阎柔情报之后的第一时间,下令在其控制的区域内,施行严格的坚壁清野之策。
鲜于辅之所以愿意这么做,说到底还是听了他身边谋士田豫的话。对于弟弟身边这个年轻谋士沐笼提出的建议,一开始接到信的时候,他心中还是充满了疑虑的,最为困难的,就是幽州境内粮食保有量的问题。
涿郡这里的情况还能够稍好一些,可是,渔阳郡去年可以说遭遇到了素利一部非常严重的劫掠,完全可以用洗劫来形容,若是错失了这一季粮食的收割的话,即便是施行了这个计策,渔阳郡境内所有属县是否能够坚持到鲜卑人退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其实,关于这一点,沐笼也有考虑到,而他也针对此一点,总共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法。
第一个,以邻为壑。
在鲜卑人骑兵犯境之前,鲜于银亲自先率兵到广阳国,距离渔阳郡最近的两个县——军都县和昌平县走一圈,假扮成强盗,试着从这两个县的县城里先劫掠一批粮食,用以弥补渔阳县县城里粮食的不足。
为何只是渔阳县呢?
因为,在接下来的要实施的严格的坚壁清野之策的过程当中,渔阳郡境内的百姓,大部分还是会选择迁徙到渔阳县县城里暂居,一则,这里毕竟是郡治所在的,相比于渔阳郡境内其他属县的县城,这里城高墙厚,挡住鲜卑人进攻的可能性也最高,二则,论兵力,身为郡太守的鲜于银手中不但兵力是最多的,而且,也是最为精锐的。
这个建议看似极为离经叛道,等于是让鲜于银间接背叛了袁绍,但是,实际上,具体实施起来的话,却是沐笼提出的三个解决方法里最容易实现的。
第二个,与现在占据渔阳郡最南部的那股强盗立即达成和解,不仅如此,鲜于银还要就此干脆任命那个强盗团的头子为泉州县的县长。
沐笼为何敢在鲜于银面前提出这个建议呢?
原因也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粮食。
在泉州县被一股不明来历的强盗团夺走的近一年当中,幽州境内各方势力从未放弃过派人查探该县具体情报的努力,因此,刘刚在冬天过去之后,便在泉州县海边建造造船厂的行为知晓的很清楚。
但是,鲜于银不清楚的是,刘刚建造的造船厂虽然还没有能够造出一条能够在沿海海洋当中航行的船舶,但是,他却已经从徐州那里购得了足够越过这个冬天的粮食。
简单来说,刘刚自己现在虽然还没有船舶用于海运,但是,他却在去年冬天来临之前,就已经派人到江东,联络上了金侯,提出用粮食换取他能够在海西县船队抵达泉州县海域之前积攒下来的幽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