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就是文学方面的天赋。
没错,就是文学方面,而不是医学方面的天赋。
到目前位置,除了孔融和郑玄这两个闻名于当世的大儒之外,益州刺史部各郡县境内,金珏并未发现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哪怕那些现在在锦竹山中依附任安隐居的蜀中儒生们也是如此。
人可以隐居,但是,他们过往所写的文章却无法隐藏,这方面,严幹在的时候,金珏就特意交托他查过这方面相关资料,可惜,没有一个人所写的文章能够让金珏满意的。
金珏自己虽然并不会写,但是,作为一名穿越者,看过流传到后世的四史和资治通鉴,对于文章的优劣,至少对与史料相关的文章,还是有一定眼光的。
而在金珏的记忆当中,原先时空里,三国蜀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会写史书类文章的人,有三个。
其一,《三国志》最终的著作者陈寿,可惜还没有出生呢?
其二,三国志蜀志最后附录的《季汉辅臣赞》的著作者杨戏,刚刚才出生。
对刘禅忠心不二的文臣——郤正,同样也是一名称职的文学爱好者,可惜,他也没有出身。
三人之中,唯有郤正祖籍并不是益州本地人,但是,他却是三人当中身份最为显赫的。
郤正的祖父在东汉末年相关历史记录当中,起码在益州境内都是鼎鼎大名的,因为,此人便是最终催生出刘焉刘璋父子独占益州刺史部三十余年的,同时,在刘焉之前担任益州刺史却因为贪婪而最终死于乱军之手的前任刺史——郤俭。
名不副实者,郤俭就是其中之一。
而郤正的父亲郤揖,他跟随父亲上任,却因为父亲引起的益州内乱而被困在了益州,刘焉父子相继成为益州刺史部的州牧之后,郤揖便一直隐居在成都城内,始终都未曾出来为刘焉父子效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