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箫剑,总不可能去演五阿哥吧,但那个角色可是给古巨肌的——如果宁远这次接演了何书桓,当然第三部的五阿哥也没有他的份了。
而尔康这个角色当然还是卓杰的,毕竟他没拒绝。
在第三部里,也就尔康、晴儿和太后没换,哦对,尔康他阿妈和额娘也没换,但就四大主演来说,四个去了仨。
其实一开始他们也都在等第三部,但第三部迟迟不出来,开拍的时候都到02年了,间隔时间太长,演员们总不能干等着。
就像宁远这样,有了戏约,根本走不了。
再一个,也是跟宁远一样的想法——剧本的问题,这一部漏洞很多,很多情节的发展也很突兀,尤其是箫剑。
箫剑的仇恨,可以说是第三部的主线——如果不是太后发现他的身份,就不会有小燕子为了保箫剑而‘忍痛割爱’,接受太后的要求,让五阿哥又娶知画,因为太后担心他们的子嗣会有问题,更不想让小燕子未来成为皇后。
五阿哥娶了知画后,小燕子跟面善腹黑的知画争斗不断,最后为了逃避,五阿哥干脆跟尔康去南疆跟缅甸王打仗了,接下来又有了尔康战死的噩耗。
最后他们追到南疆,找到被缅甸公主救回去的尔康,然后帮尔康戒独,最后隐居在那里。
说到底,根源就在箫剑那里。
后来很多观众把问题推到饰演箫剑的教主身上,但实际上,设定有问题,换谁来演都不行。
而饰演缅甸公主的,是刚崭露头角的刘韬。
所以,因为时间和剧本的问题,钱薇他们仨都拒绝了。
比如钱薇,觉得剧本不好亲自上门道歉,还许下三年不拍电视剧的承诺,但依然惹恼茕宎,最后全国海选小燕子。
王茹是当时有《男才女貌》和《半生缘》两部大戏,根本走不开,又没了钱薇的配合,也拒绝了。
苏鹏也差不多情况,《倚天屠龙记》被他很看好,也走不开。
只有卓杰,在少包之后出了很多问题,没什么剧拍,那两年,他也只有一部跟李亚朋、周讯合演的《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有了一些热度。
而且第三部里面,尔康的戏份还是很重的,尤其是最后南疆的剧情,给他发挥的余地很大,于是他就接演了,并不完全像后来媒体写的那样,他是为了报恩。
他们都拒绝了,更不用说前世还看过全剧的宁远。
不过宁远也能想象得到,钱薇的拒绝都能惹怒茕宎,自己的拒绝估计也差不多。
但宁远也顾及不上了。
而在还珠三之后,茕宎剧也就那部跟湘省卫视合作,翻拍的《又见一帘幽梦》有一些热度。
这部剧在当时捧红了张佳妮,也让香江的老演员方中信在内地翻红。
当然,秦兰先是在《还珠三》演知画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再通过这部剧稳固下来。
说到方中信,宁远倒是挺喜欢他跟郭羡妮、谢天华一起演的那部《驳命老公追老婆》,倒不是说演的怎么样,而是剧情挺有意思的。
既然拒绝了,宁远也没想那么多,在广播提示登机的时候,宁远收拾了一下,就过去了。
随后,飞机飞往锡市。
尽管现在宁远已经有了一干下属,但这次去拍戏,他谁也没带。
无论制片主任任大惠,还是导演张绍林,他们都是从艰苦时期走过来的,而且从他们的作品都能看出来,朴实。
宁远猜测,如果自己带了助理之类的随从,估计不仅会让他们不喜,也会让同组演员心理上排斥。
更何况,李雪刀也是相同的性格,宁远也不会自讨没趣。
尽管时代在变,有些事情没必要遵循过去,比如有洗衣机非得用手洗等等,但长辈的一些喜好也是需要尊重的,大不了,他们不在的时候再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就像剧组,你抨击演员演戏不专业没的说,但如果抨击助理把演员的台词标注出来,或者助理去做一些生活上的跑腿工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投入戏份准备和拍摄,那就没必要了。
宁远下了飞机,虽然没人接,但宁远也没有任何不适,反正以前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出了机场后打了辆车就直奔影视城。
实际上,锡市的这个影视城并不是因为水浒传而建,最早是拍《西游记》的时候,就已经开建了。
然后就是90年拍的《唐明皇》建了唐城——刘威那一版,当时才四岁的杨蜜在里面演小公主。
再然后,就是《三国演义》也在这里筹建了三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