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别再这里秀你的古文了,说人话。”祁景焘笑容满面地打趣徐曼丽。
“我怎么觉得自己来到君子国啦?你记们一个个都如同君子一样,好感动哦,都不会说人话了。”徐曼丽夸张地说道。
“呵呵,不会说人话就说古话好了。把我们公司第一批员工持股名单整理出来,形成会议纪要,开始执行吧。”祁景焘笑嘻嘻地一锤定音,没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徐曼丽调皮地吐吐舌头,低头整理会议纪要,请与会人员签字后存档。张静蕾看完会议纪要,也痛痛快快地签下自己的大名,该咋办咋办!
正事说完,徐曼丽坚持不懈地盯着祁景焘:“焘哥,那个神仙的传说,给人家讲讲嘛。”
“真没听过?”
“没听过,你们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感觉好丢人哦。”
“呵呵,春城吴井桥哪里有一口双眼井,现在还在。那口井水特别好喝,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对姓吴的夫妻在城东南坡头开了一间茶铺,供南来北往的人们歇脚。生意也还了得,人们坐在小桥流水旁茶铺里,就能看到几里外的大东门.成了人们聚散的好地方。按理说,这两口子生活无忧,够知足了吧,后来发生一件事,成了人们的谈资。
有一天,茶馆来了一位客人,形象很是邋遢,两口并不嫌他,也热情招待了他。后来这个客人提出要看看他家的井,两口也就引导客人来到后院;客人探头往井里看了看,就朝井里吐了一口口水,然后哈哈一笑,得意地走了,弄得两口面面相蹟。
第二天,老婆清早起来打水,来到井边就嗅到一股酒香,老婆很是奇怪,忙叫醒老头;两口忙打起一桶,已是满桶醇香飘溢的酒,两人很是高兴,朝天相揖。从此以后,两口改卖酒了,说是自家酿的,隐藏了一段神遇,由于酒好价平,地处堪佳,生意十分了得。两口就在原址上建盖了两层酒楼,更是登高远眺的好地处,进城的来此歇脚,出城的来此相聚,三流九教,信息交流,无不以吴井桥吴家酒馆结聚。
几年后,那位邋遢的客人再次来到此地,两口尊为上宾,好宴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老太婆大发牢骚说:酒是有了,就是没有醪糟,养不了猪,街坊邻问起酒的来路,无言相对。客人听后起身走到井边,擤了一手鼻泣扔进井里,老头忙问:何为?客人回答:醪糟!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老板从井里打起的是清水而己,再也不是酒了;只见柱子上多了一张醒目白纸,上面写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赚猪无糟。”
“那个老头就是神仙吗?是那位神仙,好无聊啊!”
“呵呵,有人说那客人是张三丰,也有人说是八仙中的吕洞宾,是谁并不重要,传奇的故事才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