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景焘没再说话,静静地抽着烟,听同事们议论各部门零配件耗材的使用情况和流向。这些同事从事设备维护维修多年,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很深入。大家都是聪明人,许多事情看看就能明白。
看来,计划初审工作不好做啊!这就是个大脓包,该不该戳破,能不能戳破?
计算机类设备计划初审,包括的业务内容可不少,与计算机相关的整机设备、耗材、零配件、易耗品的采购都包括在内。业务部门提出采购需求,肯定有他们的理由。信息中心负责初审,初审意见必须明确,批准还是不批准,批准多少,审核建议和理由。这些是必须明确的。如何明确?这就需要扎扎实实的下去做工作了。
比如说,财务部上报需要采购爱普生1600k打印色带100条,批准还是不批准?作为具体的初审工作执行人,你最起码要掌握:财务部有多少台针式打印机使用爱普生1600k打印色带;月或者年消耗量大体是多少条;当前库存备用的还有多少条。
这些情况不了解,你怎么审批?凭借印象、凭借经验,还是自己凭借善恶喜好删删减减审批;或者干脆做老好人,部门申报多少批准多少?
还是,想当然地兢兢业业的亲自下部门现场调查了解,结合实际需要来审批?别逗了,人家既然已经提出采购需求计划了,肯定有充足的理由在等着你去调查了解,一切为了工作需要,为了确保办公设备的正常运行。
麻烦的是,各部门采购回去的零配件耗材的消耗使用量,往往申报部门自己也说不清楚要多少,合理不合理。
目前,计算机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还是归属物资公司管理执行。毕竟,计算机类设备是物资公司负责采购回来的,设备都有厂家承诺的保修年限,他们负责联系设备供应商似乎更方便明确。从第一台计算机设备进入企业就是这样执行的,这么几年下来大家都习惯了。
信息中心虽然是专业职能部门,但也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信息中心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信息化工作布局和推进,更注重软件研发推广工作,集团公司没有赋予信息中心计算机类设备维修这些管理权限,他们就不能插手。
那些设备供应商也经常有人到各部门转悠,帮各部门给计算机、打印机更换跟换配件耗材,保养保养设备什么的。顺便了解下各个部门的需求计划,提供些市场资料信息。如同逛自家自留地一样自由,信息保密安全如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