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望返回驻地,就投入到了军务中去。
到了十月中旬,外部环境急剧恶化。
以米帝为首的十六国联军打到了鸭绿江边,对我边防构成了极大威胁。孤岛上的刮民党反动派更是蠢蠢欲动,大肆叫嚣着反攻大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各大军区的精简工作停止了,一部分退伍兵又征召入伍,做好了战斗准备。夏春望所在的防空部队坚守在申城一线,保卫着城市的夜空。
战争打响之后,夏春望跟战友们都写了决心书,只要祖国需要,随时都准备开赴战场,这是军人的使命,也是无上的荣光。
可这个话却不能跟采莲说,部队上有纪律要保守机密,他也不希望采莲担惊受怕。
可作为军人家属,哪有不担心的?
江采莲看着报纸,心揪了起来。
“娇娇,你夏爹爹不会上前线吧?”
“姆妈,夏爹爹是防空军,不会去的……”
江晓月宽慰着妈妈。
她想,夏爹爹是搞空中防御的,会留在国内吧?可打仗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命令随时都有可能下发,只要是现役军人都有可能奔赴战场。
到了探亲日,江采莲赶到了驻地
她见到春望,就攥着他的手问道:“春望,部队上有动静没?”
“采莲,没有动静,你放心好了……”
夏春望笑着摇了摇头。
江采莲松了口气。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只要是军属都提着心呢。
赶在特殊时期,部队上也做了一些安排。
出于对家属的照顾,探亲改成了一周一趟。逢到星期六下班点,大卡车就开到了市里,想去探亲的家属们可以搭乘卡车去驻地。
江采莲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她提前收拾好了东西,还给春望织了一件毛衣,跟原来那件替换着穿。还准备织件毛裤,春望是有腿伤的,要做好防护。
江晓月明白妈妈的心意,就跟妈妈说:“姆妈,这一回你自己去吧,我跟豆豆在外婆家玩……”
她想给夏爹爹和妈妈留一个独立空间,省得晚上休息不好。那套间只隔着一层木板,有啥动静听得一清二楚的,不利于二人交流。
江采莲厚着脸皮点了点头。
孩子们跟着固然很好,可有时候也有不便之处。当着孩子们的面,她跟春望连手都不好意思拉,更别提其他小动作了。
转眼进入了十一月。
全国上下都动员起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为了支援前线,家家户户都缝起了米袋子、肩垫子、手套和棉袜子。江太太从里弄里领了任务回来,大外婆接了单子,就像回到了古镇那会儿,干劲十足。小外婆也一边看着铺子,一边缝棉垫子,说要为前线战士尽一点心意。
学校里也不例外,搞起了支援活动。
低年级同学唱军歌喊口号,高年级同学写慰问信、织手套。江晓月跳了级算高年级了,虽然人小也不甘落后,就跟妈妈学起了编织。
前世的她,对手工编织是一窍不通,连起针都不会,更不用说什么成品了。
这一针一线,对她是个新体验。
江晓月学得很认真,第一件编织活儿就送给了志愿军战士。虽然手艺不是很好,可织得很密实,还是用毛线织的,厚厚的,一点也不冻手。
说起编织,书中的晓月倒是个编织高手,那是在公馆里闲极无聊时跟妈妈学的,还给戴国江织过两件毛衣,都喂了狗了。
江晓月莫名想起了这些,不禁撇了撇嘴。
江采莲在单位里也领了任务。
她一口气织了五双手套和五双毛袜子,交了上去。
这些物品将打包送到前线,分发给志愿军战士。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的,底子很薄,物资供应是一大问题,可有人民的支持,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到了十一月下旬,气温骤降。
这天吃早点,江采莲胃里很不舒服,闻到豆浆都觉得恶心。
“姆妈,你怎么了?”
“娇娇,没什么,可能是受凉了……”
江采莲并未在意,以为是天凉的缘故,就扎上了宽腰带护着腰部。可一个星期下来,未见好转反而加剧了,饭量也跟着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