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emsp;刘君韬沉声说道:“与丢掉雁门关相比,威远卫失守还是可以承受的!让鹰扬军进驻雁门关,再从大同镇城等处抽调一些兵马驰援威远卫一带!”
emsp;emsp;张玉清等人闻言也是沉默了,众人都知道刘君韬的部署是最为稳妥的,于是便开始发布命令,快马送了出去。
emsp;emsp;同时,刘君韬也是再次派人给兵部送急报,要求兵部尽快派来援兵。
emsp;emsp;虽然此时刘君韬所部还是与鞑靼部大军对峙之中并没有全面开打,但是刘君韬手中可靠的兵力不足,而需要防守的地方又太多,所以兵力上有些捉襟见肘了。
emsp;emsp;这时,张玉清说道:“督宪,咱们是不是先撤回大同镇城,在大同镇城北门外扎营,这样便可以抽调出一军兵马驰援别处,防止鞑靼部铁骑四出乱窜。而且一旦雁门关或是别的紧要关隘有变,也可以尽快驰援。”
emsp;emsp;刘君韬思索了一下,便同意了,当即放弃了出击试探鞑靼部主力的计划,下令各部大军交替掩护后撤,返回大同镇城。
emsp;emsp;次日,刘君韬率领大军后撤了二十余里,此处距离大同镇城还有将近二十里的路程。
emsp;emsp;但是刘君韬收到了夜不收的急报:十万鞑靼部铁骑尾随而来,就在大军北面十几里处重新安营扎寨。
emsp;emsp;而且,鞑靼部铁骑还一反常态,至少三万多铁骑大军四下出击,分成了十几队兵马,正在北面分头攻打大同镇城附属的各处堡垒。
emsp;emsp;“镇河堡、保安堡、弘赐堡、拒门堡、聚落所、阳和口等处都遭到了鞑靼部铁骑的围攻!”
emsp;emsp;此时,刘君韬心中更加确信,西面的五万鞑靼部铁骑的目标,肯定不是威远卫,其部图谋雁门关的可能性更大了!
emsp;emsp;面前十万鞑靼部铁骑主力大军的动向,很明显就是在纠缠天策军主力大军,不让天策军主力南下回防,刘君韬心中战意盎然!
emsp;emsp;“就地安营扎寨!所有游击将军以上将领,即刻到中军大帐议事!”
emsp;emsp;片刻之后,龙骧军、长水军、虎贲军三军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再加上赞画部、中枢部、情报部、稽查部、军部等官吏组成的参谋部人员,中军大帐内人头攒动。
emsp;emsp;刘君韬先是向众人讲述了一下眼下的战局,然后便说道:“鞑靼部很有可能分出五万精兵突袭雁门关,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我军不得不防!”
emsp;emsp;“传令参将严虎,立即率领鹰扬军全速赶往雁门关布防,命令雁门关守军听从参将严虎调遣!”
emsp;emsp;“得令!”
emsp;emsp;“传令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立即抽调一万精兵赶往威远卫一带协防。”
emsp;emsp;“得令!”
emsp;emsp;“命令太原府新任副将袁成斌调集兵马,驻防雁门关以东各处。”
emsp;emsp;“得令!”
emsp;emsp;“参将孙绪听令!”
emsp;emsp;“末将在!”
emsp;emsp;“率领虎贲军即刻出击,支援大同镇城北面各处堡垒,与鞑靼部主力争夺各处!”
emsp;emsp;“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