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走投无路

女主是个狠角色 黯奴 1170 字 9个月前

整个寒假,就算张狂天天起早贪黑的去小报亭守着,估计赚的也没有开学时候的半个月多。

一个收入少,一个没收入,俩人加一块赚的都不够一家人的花销,更不要说还债和供孩子读书了。这种情况一天两天还成,若是想不到办法解决,长时间下去,这个家就真的要让钱憋疯了。

“我以前看过一篇纪实类的文章,讲得大概就是一些人下岗后的经历。有的人挺过来,有的人没挺过来,有的人更成功,有的人一败涂地,那会儿看觉得挺夸张,真的要自己经历才发现是真的挺难的,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太难了”,冬阳感慨道。

张狂也挺有感慨,因为他曾经书写过一卷,跟下岗有关,结局还挺心酸的。

他把那一卷的大概内容当成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给冬阳。

那时候张狂的身份是一家陶瓷厂的工人,属于子承父业,父亲退下来他顶上父亲的工作,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就一份工作而已。

他在陶瓷厂上班的第三年赶上下岗,陶瓷厂一大批人变成无业游民。

张狂还年轻,再加上他高中毕业算是读过书的,再找工作不算难,可许多陶瓷厂的同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陶瓷厂工作多年,没有其他手艺,年纪也都不小,都是打算在陶瓷厂干到退休再把位置留给自己的子女的。

突然的变故让很多家庭处于奔溃的边缘。

下岗的人太多,再就记业非常非常的困难,有些人选择离开家乡去机会更多的城市,有些人放下骄傲做原本瞧都不上的工作,有些人借酒消愁从此就再也没有振作过,还有一些人为了生存做了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

那段时间张狂看过太多的不幸,唯一庆幸的就是他自己还年轻机会还有很多。

现如今冬阳变成下岗的人,连年轻这一点都不占,想要再振作有多难可想而知。

“我也觉得这个年纪再找工作太难,可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离开这里,去机会更多的地方;第二条是自己做点什么。以目前的情况看,第一条不现实,家里有老有小还有个病人在,根本不可能离开,所以只能想办法自己干点什么了”,冬阳结合张狂给她讲的故事冷静的分析道。

张狂觉得她说的非常有道理,可关键的问题是,她能干什么呢?

干什么都需要钱,现在,他们根本拿不出多少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