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操的士兵就不一样了。
首先,曹操的这些士兵是收服的青州黄巾,都是盗匪之流,骨子里都有着血性,否则,他们也不会做出造反这样的事。其次,曹操是枭雄,要争霸天下,那么,曹操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的士兵没有作为。因此,曹操对士兵的操练力度可想而知,在曹操的大力操练之下,这些褪去乱贼外表的青州兵,都有着强大的斗志,这种气势就算是面对百万大军,也不会让他们后退。
从这一点来对比,徐州必败。
或许有人觉得陶谦有三万丹阳兵,丹阳百姓崇尚勇武,如果是守城,借着城墙的优势,难道会挡不住曹操的十万大军?
一支军队想要有活力,就要有新鲜的血液。陶谦的三万丹阳兵是陶谦数年前带出来的,开始的他们年轻,有热血,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经过多年的平定,又在陶谦的影响,这股热血早就消磨殆尽。倘若陶谦时不时的从丹阳输入新鲜的血液,那么或许还能带动三万丹阳兵的朝气。可是,陶谦一心守成,哪里还会浪费钱财去招募丹阳兵。因此,三万丹阳兵都成了兵油子,对于他们而言,平静或许才是如今最好的归宿。
可以说,这三万丹阳兵的战力,到了如今也只比寻常士兵强一些,或者说已经跟寻常士兵没有差别了。
糜竺身为徐州富商,对于这些情况是最为了解的。如今的丹阳兵,早就不是当初的丹阳兵。这也是为何上次徐州和袁术联合,两方势力的联合还能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听了糜竺的话,曹操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多少得意之色。徐州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里,陶谦也根本不配做他的对手。
看完操练的士兵,曹操又带着糜竺去观看粮草。
排列整齐的十几个帐篷之中,堆满了如山般的粮草,或许换个不知情的人,会觉得曹操粮草充足,攻下徐州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别忘了,糜家有过万门客,其中就有不乏打探消息的能人。所以,糜竺对于曹操大军粮草的情况,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兖州缺粮,乃是不争的事实。曹操此次出征,可以说是把兖州的粮仓都取出来了,也亏得距离秋收不远了,否则,曹操此举必定会让兖州动荡。而且,一旦爆发个天灾,到时候颗粒无收,兖州也会陷入困境。当然,天灾也不是年年都会发生,曹操也不相信自己的人品会这么差。因此,曹操此次出征徐州,可以说是孤注一掷。
糜竺已经知道,曹操的粮草只够一个月的用量,也就是说,一个月攻不下徐州,那么,曹操必定撤退。
这种事,糜竺不会说出来,他知道,一旦他表现的知道内情的样子,曹操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他。糜竺虽然猜不出曹操此次的主要目的,但是,他也看出了一点端倪。若是曹操知道糜竺知道他的粮草不足,那么,糜竺回去之后把此事告诉陶谦,陶谦肯定会拼命的抵抗,曹操此次出征徐州,就变得没有丝毫意义了。所以,曹操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糜竺,本就对陶谦没有好感,否则,他得知消息之后,早就派人把此事告诉陶谦,也不用来到曹营了。曹操和陶谦的战斗,糜竺不想参与进来,他只想给糜竺寻找后路,这才是糜竺真正要做的事。
“子仲,你看我军粮草如何?”
“仓廪库足,以我观之,足够百万大军之用。”
糜竺是谁,徐州巨富,以他的家财,要搞到这么点的粮草,分分钟的事情。曹操当然知道糜竺根本不在意,但是,他只要让糜竺知道自己的实力就够了,其他的,曹操不会在意。
“哈哈!”
曹操大笑一声,随后诚恳的看着糜竺道:“子仲,我军士兵强过徐州,粮草充足,徐州必亡。子仲是否想过,日后如何?我曹操向来看重人才,子仲乃我生平所敬仰的人之一,子仲若肯投效于我,某必厚之!”
曹操此刻也没有遮掩,很直白的向糜竺伸出橄榄树。
先前,曹操看重的是糜家的亿万家财,有了糜家的支持,曹操争霸天下就有了基础。然而,经过刚才的一番试探,糜竺的胆色和见识让曹操越发的满意,对于曹操而言,糜竺是个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得到糜竺的真心投靠,曹操就更开心了。虽然程昱挟持糜竺家人的方法也可行,却不如糜竺真心投靠强。
当然,糜竺如果真的不愿意投靠,那曹操也只能用程昱的计谋,用强来解决了。
“明公,如今兖州与徐州开战,若是某投效于你,必定为天下人所耻笑。故此,还望明公能给某些许时间,考虑一番。”
曹操听了糜竺的话,也没有多想,毕竟他现在和陶谦在战斗,糜竺投靠他,就会背负背主小人的骂名。而且,曹操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让糜竺立马就投靠他,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糜竺是这样的人,曹操也不敢收。然而,曹操却是不知道,糜竺根本就没有投靠他的想法。曹操为人霸勇,行事果决,不适合糜竺,或者说是不适合糜家。糜家最主要的是有钱,而曹操这样的人,有时候会为了完成自己的大业,而做出某种选择。比如曹操没钱了,那么曹操就会找有钱人下手。况且,糜竺也知道,他除了有点钱之外,才能根本就不强,他必须找个仁义的人,才能生存的下去。
“哈哈,子仲所言在理,是某心急了。某已经为子仲设下筵席,你我定要畅饮一番,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