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大火直烧到了次日过午,沈家里里外外都成了废墟。
沈家主母与沈曾的两个女儿皆是命丧火海。
宿在外面的沈曾和沈秋风幸免于难,却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可当他们想要去彻查沈家大火时,比失去亲人还可怕的事,再度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彼时有两封匿名奏疏传入汴京。
一奏沈曾连连贪墨军饷,里通外匪,延误北境战机,致使朝廷亏损六千两白银。
一奏沈曾纵容子弟监守自盗,挖空粮仓,祸害百姓,鱼肉乡里。
与奏疏一块进京的,除了人证之外,还有盖了沈曾私印的亲笔信。
如此铁证如山,使得远在别宫的皇帝大为光火,着太子立刻彻查沈相贪墨一案。
无独有偶。
京中开始传闻,说沈家那大火是沈相爷昔日谋害的冤魂索命,还说那沈家主母与沈家女儿的死相尤为凄惨,比之恶鬼下手还厉害。
有了这样的风言风语,沈曾旧日抛弃发妻与女儿,并害死发妻的事就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风光无限的沈家,至此沦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成了人人脱漆的渣滓。
而始作俑者的沈轻灵却窝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怡然自得地听着映秀与毓香讲述外头的那些故事。
平娘端着瓜果进来时,正瞧见沈轻灵在偷偷吃冰,忙疾步过去,一把夺过沈轻灵手里的冰碗,责怪道:“二娘子可不能吃冰了,今日都吃过两碗了,再吃要闹肚子的。”
“天热,平娘行行好嘛。”沈轻灵赖在平娘身上,笑眯眯地求饶道:“我要是不吃冰,我这心头火下不去呢。”
“怎么下不去?”平娘屈指敲了敲沈轻灵的额头,“你呀,行事太过激进,得知沈家起火,你可知道我们差点直接冲去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