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荣安王府自己闹,那也成不了气候,左右不过是在淮安那一处地方折腾罢了。
偏偏皇帝听闻此事,下旨将荣安王的王位赐给了荣安王女儿诞下的那个孩子,并嘱咐荣安王侧妃好生抚养其长大。
然后这孩子就继承了他外公的倒霉运气,在七岁时走丢了。
李宸就是这个倒霉孩子,只不过他出身时是跟着父亲姓,到了接旨之后,就改称李姓,养在了荣安王府。
对外,荣安王府自然是宣称一直在找李宸,然而对内,整个王府其实已经把小李宸一岁的荣安王遗腹子李建业称作了世子。
沈轻灵知道的故事是,李宸其实是被有预谋地扔掉的。
他孤苦伶仃地在民间流亡,跟着乞儿饥民混日子,好不容易长大了,却被卷入了灾民起义中,糊里糊涂地做了个小队长。
要说李宸记不记得自己幼年的事,那当然是记得的。他被荣安王侧妃丢掉时,年纪已经不小,能记事,想想事,也因此能在外头活下来。
只是他不敢声张自己的姓氏,也不敢说出自己的身世。
被灾民裹挟后的李宸开始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甚至一度领着灾民闹到了汴京,沿途砍杀了数个将军大臣。如果不是当时恰好李彧班师回朝,恐怕当时的官家还真会迫于压力,给他封个王了事。
就单看这儿,也知道李宸是真继承了李克用那倒霉劲。
现如今既然让沈轻灵遇着了李宸,那她肯定是不能让李宸错下去的,毕竟各地粮仓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来年不一定会出现灾情。
更为关键是——
这孩子有几分本事,留在身边总比看着他将来掉脑袋的好。
“二娘子,里面昏暗,您仔细些脚下。”李宸躬身将垮塌的门顶开,努力撑着,以供沈轻灵通行。
破庙已经废弃了许久,外门垮塌,房梁斜倒,往里走两步后就能看到两堆干草堆垒在缺了个头的佛像底下。
干草堆上蜷缩着一个小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