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新区石油公司,吴昊特意开车在炼油厂外面的环形路上跑了一圈。
说心里话,对新区的一草一木,吴昊的感情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但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无情。先是炼油厂,耗费了自己那么多的心血,最后被逼着把股份转让,虽然没赔上,但还是寒了吴昊的心,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吴昊下决心不在华夏投资了。
现在这位新上作的高峰,又否定了之前新区石油公司这些年来的发展模式,这就等于否定了之前所有新区石油的工作。
也许这种模式是有些不完善,但你一个刚接手这里工作的新人,连新区石油的发展历史都不了解,怎么就能全盘否定呢?
“看来当年自己把产业撤离就对了。”吴昊在心里说道。
离开新区石油公司,吴昊给新区的书记李力打了个电话。
当年刚从部队回来的时候,到是百家乡任副职,李力是乡办公室主任,当年正是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李力,力挺自己,才让自己在乡里逐渐站稳了脚跟。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李力也是扔下四十奔五十的人了,现在已经升任滨海市委党委、新区的书记了。
李力也成为乡里那波人中唯一还在现职的人了,当然也是资历最老的人了。据说年度换届的时候,当年最年轻的李力,很可能接任滨海政府的市长职务。
当然了,李力之所以能有今天,当初没有吴昊的提携,那是不可能的,加之后来本水对他的欣赏,让李力的职务一直在稳步的上升。
这就是官运。
想想也是,当年那么多的乡级机构,那么多和李力一样年轻的干部,回首望望,有很大一部分,还在乡级机关任职呢,有很多还是副职,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县级领导,还是副职。
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没有百家乡这些干部那么好的运势和机会。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朝里有人好做官——百家乡因为出了吴昊和赵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