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怡虽然不是业内专家,但是,自从接触高能蓄电池项目,她就没少跟有关专家打交道,自然也听到了多位专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见解,根据她对各类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叶佳怡对新能源汽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如周总所言,这个行业在现阶段有点让人看不清楚,但大致的判断还是有的。”叶佳怡道。
“叶总跟电动汽车行业打交道有些时间了,我觉得你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见解谈不上,只是随便聊聊,权当抛砖引玉吧。我认为电动汽车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飞速发展,但这个行业在中长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既然短期前景并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车企竞相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政府部门还要出台鼓励政策?你们还要不遗余力地研发高容量蓄电池?”老周对一系列问题感到不理解。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难理解,迫于环保压力和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车企想长期经营下去,就必须开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而电力驱动汽车是最易于实现的车型。政策鼓励就更好理解了,为了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就得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车企没有积极性,只有通过政策扶持,才能让车企重视这个行业。至于我们开发蓄电池,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为什么不抓住呢?”叶佳怡道。
“如今,天成汽车公司把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开发出来了,马上建设生产线吧,几个十几个亿的投资砸进去,短期内市场前景又不明朗,那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要是将其束之高阁,又怕落在其他车企后面,真是进退两难,不好决断。叶总,据你所知,乘胜汽车公司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叶佳怡理解老周的难处,作为一家民营车企,风险太大的事确实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但止步不前,不仅对前期开发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造成浪费,而且也是对企业的未来不负责任,“周总,要想分散风险,你可以把项目分期建设,先建一期工程,如果电动汽车市场好,再续建第二第三期工程,这样做,风险是不是就小多了?”叶佳怡建议道。
真是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老周一拍桌子,“分期建设?对呀,好主意!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再做进一步决定。”
“一期工程投资不会很大,即使市场不明朗,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不大,而且把整个项目分期建设,对外界也好交代。你可以利用一期工程生产的产品,进行市场布局和开发,一旦发现市场潜力,可以马上建设二期工程。你觉得这样是不是很从容?”
“叶总,上次你们一行来天成公司,跟你单独交流不多,没想到你对项目运作和管理有这么高的见解!你的意见用一个词形容,叫什么来着?哦,叫醍醐灌顶!让我深受启发,今后应该多向你学习。”
“周总太谦虚了,你是企业家,我就是随便说说,哪称得上见解呀!不过周总,你们接下来究竟有什么打算呢?”谈了这么半天,叶佳怡最想知道的是老周的想法。
“你不是说了嘛,分期建设呀!”
“你别听我说,那只是我的意见,关键是你打算怎么做?”
“就按照你的建议,分期建设电动汽车生产线,我们规划的目标是年产电动汽车两万辆,那就分两期工程建设,每期一万辆。”聊到现在,老周把实底交了出来。
“周总,蓄电池的实测结果已经出来了,刚才你又确定了电动汽车项目的下一步目标,我冒昧地问一句,对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你准备选择哪一家跟你们配套?”叶佳怡道。
“哪一家?还用问吗?当然是你们昌达集团啦!否则我也不会跟你聊这么长时间。选择昌达牌蓄电池,原因是你们的产品性能确实不错,主要指标比其他厂商的产品要高出一截,但是叶总,这价格还只字未提,你不会看见我选定了昌达牌蓄电池,就趁机抬价吧?呃,你能不能透露一下给乘胜汽车公司的价格?”老周倒是坦率。
“周总对昌达集团还不了解,我们都不是那样的人,价格上绝对公平,从来不会乱抬价,给乘胜汽车公司的定价,也给你们同样的价格。”叶佳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