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何其惨的开荒行动

大明领主 倦鸟迷途 1213 字 12个月前

最后留下八百万人活着,留在沿线当百姓,开垦,种地,放牧,同时保卫沿线的城池建筑物,抵御游荡的俄罗斯逃民,农奴,波兰和哥萨克骑兵的进攻。

也就是说高句丽的两千一百万人,日本那边的一千八百万人,不是闲着的,而是在西伯利亚上横竖开路,修建定居点,并且同满清原先的六千万人的定居点联通,形成一个网状的国度。

经过五年的经营,西伯利亚在天方教百姓和教众四千万人,以及日本高句丽大清等三国近一个亿的人口的建设下,已经基本上能让人行走居住,军队的马车通行了。

不过代价是惨重的,三千三百万天方教众和百姓,永远倒在了中东到西域,西域到蒙古,到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荒原上。

一千三百万高句丽人,三百万日本人,八百万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南洋各国汉人,以及华夏帝国归化民,还有大清国一千三百万汉人,一百五十万满人,总共三千八百万人倒在了西伯利亚荒原以及中东到西域的这片土地上。

大清加上天方教总共有一亿三千万人,就有七千一百万人因为修建道路,定居点,运输物资,等等一系列的动作,这样的开荒行动倒在了近一万八千公里的土地上。

这是华夏帝国推动的,也是华夏帝国乐于看到的。

这还不算几个国家的兵马八年时间一路进攻,同俄罗斯远东的兵马和百姓,以及马匪的作战过程中,因为恶劣气候,各种意外,一路到达乌拉尔山脉死亡的人口。

总共达到了七千五百人,同时八年的战斗,耗费了无数钱粮,还有无数的士兵,有两百万人永远倒在了赤塔,贝尔加湖,海参崴,以及乌拉尔山脉沿线的千里战线上。

不过张强也没有任何办法去帮助他们,只能给一些枪炮,给一些粮食,让他们为华夏帝国继续开拓地盘,继续进行自我消灭,华夏帝国这边则继续接受和稳定东北,高句丽半岛这一片地域,继续往这里移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