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也确实是如此,周文元在听到李建齐的这番话的时候根本没反应过来,他很自然的把纸笔接了过去,然后就摆出了一副要按照纸上的签名模仿的动作。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反应了过来,他上当了。
无论周文元模仿还是不模仿,这回他都算是上当了。一个正常的人,和李艳红案没有牵涉的人,绝对不会在意模仿笔迹这件事的,他顶多会不好意思一下,因为那是他个人历史上的污点。因为与李艳红案无关的人,肯定是不知道陈良平的死和伪造遗书这回事的,所以也不会刻意回避和担心这件事,但杀人凶手却是知道这个的。
另外,只有与段洪兴过份甚密,两人之间有不可告人的事情的人,才会在听到段洪兴也将被开始调查之后,才会有种凌乱的心思。李建齐这番试探又取得了成功,让周文元在听到意外消息的时候,在极短的时间里失去了判断力,以至于在行动上露出了马脚。
虽然这个马脚并不是切实的证据,没法用来指证周文元的罪行,但由于连续在李建齐手下吃瘪,周文元在面对李建齐的时候已经处在了心理上的下风。接下来无论李建齐再说什么问什么,周文元都不得不小心谨慎的对待。仅就从这一点上看,他无疑就落了下风。
和申洛和赵文江两人相比,李建齐在破案手段的掌握上,刑侦的逻辑性上都处于下风。但李建齐最大的优点是在治安大队干了差不多七年,对人情事故和社会阴暗面的细微理解比申洛和赵文江两人都要深得多。而且他知道如何和人打交道,知道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于细微处给自己赢得优势。
更重要的是,李建齐跟着种纬多年,免不了受了种纬的影响,有了一种打算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一番事业的想法。这种想法让他有一种自主解决事情和麻烦的积极性,遇到问题总会多思考一下,用自己并不太规范的招法应对一下。可恰恰是他这种并不太规范的办法,让提前有所准备的周文元反倒感觉无迹可循,应对起来反倒倍觉狼狈。
“我模仿什么?我以前模仿领导笔迹就是图个方便,谁料想被人扣帽子,弄得我不得不辞职。”周文元终于反应了过来。他知道警方掌握了他辞职的真实原因,因此把他辞职的真正原因稍微变了种表达方式,厚颜无耻的讲了出来。
“哦,不模仿啊?”李建齐有些失望的收回了他的纸笔,然后有些茫然的把玩着。
“哎,对了,我这有两份笔迹,听说周老哥在笔迹模仿这方面下过功夫,能不能帮我鉴定一下,这是不是一个人写的呢?”看到李建齐连占上风,申洛的脑子也活泛了起来。他从文件中抽出了两张复印件,然后脸上带着诡异的冷笑递给了周文元。
这回周文元知道自己不好办了!刚才李建齐突然给他出的难题就让他疲于应付,接下来申洛给他找的麻烦又会是什么呢?
很快,他就知道了这麻烦是什么。申洛给他的是两张复印纸,一张是陈良平本人的笔迹,一张是那张有人伪造的陈良平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