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种纬和于济海认识的时间不长,但种纬觉得自己和于济海之间确实有一种兄弟般的亲近之感。哪怕在于济海将死的时候,他也是故意等到专案组的人到场以后才自杀,显然他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洗清种纬身上的责任。不然的话,种纬也不会补隔离审查不到一天之后,就会被迅速放了回来。
看到国家级电视台来采访的时候,一个个趋之若鹜的样子,种纬忽然觉得自己的心里空落落的。于济海确实是杀了人,而且是当着他的面杀了人,但他也采取自我了结的方式赎了罪。可于济海的故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根源到底在哪里又有谁知道呢?谁又能给已经身在天国里的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呢?
同样,如果不是于济海收集和提供的那些犯罪证据,滨海扫黑大案能否就这么轻松快速的落幕呢?可除了专案组里少数知情人之外,社会上的那些人云亦云的老百姓们谁又知道被称为,恶棍军师的于济海,其实就是主动协助专案组破案的功臣呢?
种纬看似负气似的不接受采访,何尝不是他对于济海的一种尊重和怀念,又何尝又不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在向专案组的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们表达他不满的一种情绪表达呢?
由于种纬不接受采访,专案组里来自特警团的其他的人也拒绝了采访。他们都认为自己在专案组里发挥的作用都远远不如种纬,既然种纬都不接受采访,他们又怎么有脸接受采访?
甚至已经接受完采访的国勇超,也要求新闻单位不要把采访自己的内容播发出去。到最后节目编导不得不在播放对特警团领导的采访时,特别加上了一句话外音:参加卧底行动的干部战士们都认为他们做了该做的事情,无一人肯接受记者的采访。
战士们不接受采访并不算是件多大的事情,反正特警团在这次任务的执行中已经算是出尽了风头,最起码年终的报告总结算是有的写,有的说了。
又过了一周时间,在滨海全市秩序恢复,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轨之后,特警团顺利凯旋,返回驻地。临行的时候,滨海市政,滨海市各工厂企业,民间团体,甚至一些受过黑恶势力害的百姓和个人,都赶来为特警团送行。
特警团回到驻地之后不久,各项工作又渐渐的回复到正轨,战士们的生活又被简单枯燥的训练和勤务占满了。
直到特警团回到驻地一个月这后,邻省公安厅的观摩团才在军区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特警团。这个观摩团此行的目的,不仅仅包括参观慰问参加上次滨海扫黑任务官兵,与特警团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等目的,还准备与军区领导区共同宣布对特警团的嘉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