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回来都看过了周小溪的信,对她找对象这事都有各自的想法也都在董馥梅写的信纸下添上几句自己想对她说的话,以相信支持居多。
暑假的时候李志高依旧常常来他们家报道,周小云和他的相处也依然是以补习的模式,两人处对象后别的变化不说,李志高成绩进步是相当的明显。
周小月那边明明是和岳华清先处于暧昧阶段,可现在也依然是在暧昧中,两人都没有要捅破关系的意思,周小月还挺享受现在这样若有似无的亲密。毕竟她不想和周小云一样,在和对象确定关系之后两人的相处只固定在补课上。
高中开学前半个月,二中下达通知让高一新生提早到学校报到,并准备好在报到的第二天跟随老师下到公社大队去参与为期半个月的劳动。
这样下乡参与劳动的安排从初中起就有许多,这次只是时间长了些。
董馥梅帮着周小萍打好了包裹,主要是换洗的衣物和驱虫的药水,此外也得准备好饭盒和这半个月的粮食。
是的,个人的口粮得自带。
在外面口粮带的太好就打眼了,董馥梅只能给周小萍装上十斤的大米,此外还得有地瓜、高粱等粗粮,总共加起来背了三十斤,重量是有点,但带足了才能不挨饿。
为了避免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董馥梅还往周小溪的几件衣服里分别缝进去一、两块钱和几斤粮票,总共有十来块钱和面值二十来斤的粮票。
万一明面上的粮食被偷了有衣服里的后手在,周小萍总归不会被饿着。
周小萍认为董馥梅这样准备稍稍有些夸张,而且没缝来拆去的也麻烦:“妈,别缝了吧,之前也都没出过事,有老师带着哪会丢东西啊。”
每次他们下乡劳动董馥梅都会这么做,但每次都没用上,周小萍认为这次也还会是这样。
董馥梅不置可否的笑笑,没和她说什么大道理,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你就当我这样做了才安心就是。”
周小萍见状无奈,只得也帮着缝,虽然她觉得这是白费功夫。
没想到,这次这准备竟然还真派上用场了!
嗯,她招贼了。
按理来说,这时候能考上高中并去读书的人家里条件怎么也不会是差的过不下去的那种,真贫困的大概率是没有精力读书的,能来读书的或许吃的不很好,但应该都能吃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一开始去的时候各自的包裹都是鼓囊囊的。
可吃饱是一回事,吃好是另一回事,每个人带去的粮食种类、质量都是有差别的,要放在一起做是不可能的,只能让人将自己吃的饭放饭盒里,拿到大队的大食堂去蒸,等下了工再各自找到自己的饭盒吃饭。
这样的放饭方式有一个弊端。因为放饭盒以及下工来拿饭盒的时间是不等的,旁边也没人一直守着,就会有饭不够吃的人选择偷偷从别人那里倒一点到自己的饭盒里,或者干脆就将两人饭盒里的粮食掉了个包。